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2年6月30
星期四 第2114期

大理时讯花甸坝 爱是一种纠缠 我的党员父亲 落榜是人生的火焰山

第4版:花甸坝 PDF原版PDF下载

我的党员父亲

□ 作者 周 芬 2022 年 06 月 30 日 星期四 阅读:179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但他伟岸的形象就像一座大山,依然屹立在我的心中。

1953年,父亲出生于西南边陲小县城的一个贫寒家庭,爷爷是一名山区小学教师,奶奶是传统的家庭妇女,养育子女5人。全家仅靠爷爷一个人的微薄工资维持生计,在那些年里过得十分拮据。父亲说他读书时上体育课,甚至连双球鞋都买不起,一双布鞋穿到脚指头都露出来还舍不得扔。小时候有一次,参加学校合唱比赛,因为买不起白衬衫,奶奶向邻居借来一件,结果那衬衫不仅又长又宽又脏,还藏满虱子,那场演出让年幼的父亲备受煎熬。当父亲把这些往事当做笑话跟我们谈起时,笑容背后的心酸又有几个人能够体会?

父亲的一生崎岖坎坷,艰苦卓绝,曾经串过联、插过队、当过兵、开过推土机、当过领导……初中还没毕业,就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当了一名知识青年,插队期间为了报效祖国,给家里积德争光,他积极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当兵期间,父亲勤学苦练,省吃俭用,每月都将节约下来的钱寄给爷爷奶奶添补家用。正当父亲热血沸腾准备上前线参加自卫反击战时,爷爷突然不远万里赶到部队,向他说明奶奶突发脑梗瘫痪在床的噩耗,并亲自找到部队领导,申请让父亲退伍回家。没曾想奶奶这一瘫就是28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于是父亲带着未能冲锋上阵为国杀敌的遗憾跟着爷爷忍痛离开了部队。

在文革动荡年代错过读书机会的父亲,心中一直有个大学梦。参加工作后,在国家实行自学考试的第一年,他就兴奋不已地报了名。第一届自考,没有老师、没有教材,更没有辅导班。为了圆梦大学,多少个日日夜夜,睡意朦胧中,我依稀记得父亲在书桌前伏案苦读的背影,还有案头那一摞摞堆积如山的书本。他白天忙工作,晚上忙自学,甚至在出差的大巴车上还在抓紧时间看书。父亲顶着巨大压力,尝尽了难以想象的艰辛,自学完成了大学必修课程。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后来又通过努力,参加考干成为一名公务员。他用实际行动和亲身经历鞭策着我,唯有心怀梦想,刻苦努力,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知识改变命运。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总是特别忙,除了上班、开会、学习、出差,还要参加植树、防洪、抢险、接访等紧急任务。当我埋怨父亲为何老是不着家时,他总是微笑着指着胸前的红色小徽章对我说:“知道爸爸戴的这个是什么吗?这是党徽,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爸爸戴上这个,就必须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虽然那时我少不更事,但父亲的一席话却让我对鲜红的党徽产生了无比的好奇和崇敬。

父亲一生勤俭节约、清正廉洁,他时常告诫我和母亲,无论何时为人做事一定要正直、讲原则,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记得我上小学时,有天父亲不在家,一位叔叔送来一袋苹果,母亲左推右搡,反复强调:“老李不在家,有事请您明天去单位找他吧。这苹果我们不能要,请您千万拿回去。”但那位叔叔却说:“嫂子,您别见外,我跟老李多少年的老朋友了,这是自家果园里栽的,我来之前和他说好了。”拉扯半天,硬是把苹果放在门边就匆匆离开了。父亲回来得知后,跟母亲大吵一架,硬是自己拎起那袋苹果,几番周折给人送了回去。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好几回,在别人眼里,都觉得他特别较真、特别“傻”,但长大后我才渐渐明白,父亲是没有忘记做人的本分和共产党员的初心啊!

作为一名老党员,父亲对我一直有很高的期望,进入大学后首先交代我的就是:“一定要积极申请入党,向党组织靠拢。”在他的鼓励下,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最终以全班前十名的成绩被顺利推荐为预备党员。入党是推进我勤奋学习和不断进步的动力与源泉,它让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荣誉。那份父亲亲自修改的入党志愿书上,他遒劲挺拔的字迹我至今仍然记得:“拥护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做一个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人。”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前程,坚定了我的信念,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一名有着49年党龄的老党员,父亲退休后还没来得及享受天伦之乐,就因为一次意外摔伤,突然离开了我们,弥留之际甚至没有留下一句话。我想他的一生怎会没有遗憾?为官,还未亲眼看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为夫,还未与妻子白头到老;为父,还未享受儿孙的孝顺敬仰。父亲的一生虽然平凡,但他一直以来坚守初心和使命,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以踏实苦干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担当,用短暂一生诠释了一名男子汉的铮铮铁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七一”将至,思念又开始在我心中恣意蔓延,点点泪光中,父亲的品德与修养如缕缕馨香,润物无声,给我温暖,赐我力量。他终将是我一生仰望的高度,是我无法超越的榜样,是我心中的偶像。如今我也是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党员了,虽然父亲已不在我身边,但我又有什么好惧怕的呢?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此时此地此身。此时,我能做的事,绝不推诿到下一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绝不想换另外一个境地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绝不妄想于他人代替。”如今我唯有更加踏实地工作,更加努力地生活,更加诚恳地待人,孝敬好母亲,教育好子女,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积极磨炼自己的党性修养,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的明天,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