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四五月份,滇池南岸边的那些桑葚子就由绿色逐渐长大变红,最后又变成深黑。这时,正是采桑葚的好时节,知道的人或者喜欢桑葚的人就会从远处赶来,可以在欣赏滇池风光的同时收获一些美味的桑葚。
其实,滇池边上桑树最多的这片地域以前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改农场。前些年,由于治理滇池的需要,这个农场就从滇池边上往城里方向搬迁,把靠近滇池的地方让出来还给大自然作湿地。当然,农场里的人也早就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了。
桑树全身都是宝,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葚可供食用、酿酒。桑葚叶、果和桑树根皮都可以入药,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桑叶作为养蚕织丝绸的最好饲料,甚至连养蚕的粪便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蚕砂,也是一道常用中药材。
小时候,我也养过好几年的蚕。那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桑叶难找,每天除了要做家务、完成家庭作业以外,还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河埂上去找桑叶,并且少得可怜。有时也会请家住在这个农场的同学帮忙采摘一些,但不能经常麻烦人,只能望而兴叹了。农场搬迁以后就成了人人可来的湿地,而那些桑树也没有人管,市民可以随便来采摘桑葚。
桑树除了在这个农场比较集中以外,在滇池周边的田埂、河堤、村庄都有零散分布。不知是什么年代、谁种下的这些树,反正时间长了,已经成了公共资源,只要爱护树木,不随意破坏,采摘一些桑葚就不会有人管。
初夏时节,白天也长了起来,我和妻子会在晚饭以后走较远的路到滇池边散步,顺便采摘一些桑葚带回来。要是在双休日,我们会吃完早点就去,欣赏够了滇池景色、田园风光,也采摘了不少桑葚,直到中午才慢慢回家。
桑树一般都不高大,并且枝丫很多,很方便就可以爬到树杈上采摘,经常是妻子在地上摘可以伸手够到的,我在树上摘高一些的,尽量不损坏树枝。在盛果期,桑葚从绿变红又变黑,也就十来天的时间,并且还有众多更小的果实不断产生、源源不断向前推移,天天都会有很多果实成熟,即使每天都有人去采摘,也天天有成熟的果实在等待,直到进入盛夏六月以后才慢慢减少。
从营养的角度来讲,颜色越深的水果蔬菜要比颜色浅的营养价值高,桑葚是黑色果实,富含花青素、维生素等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当地人喜欢把桑葚采来泡酒。因为桑葚水分含量已经很高,一般就不再清洗,直接把采摘来的果实放进高度酒里浸泡,有的人还会加入一些冰糖,以改善口感。酒是能力超强的溶剂,它可以把桑葚里面的营养成分和水分萃取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就可以喝桑葚酒了,但因为有大量的果实水分被析出,酒的度数也下降了很多,口感更适宜。
我不喜欢喝酒,采摘来的桑葚又不能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也到不了第三天就会变质。我们就经常把采摘来的桑葚,留下需要新鲜食用的,其余的都做成果酱。这样一来,放在冰箱里几个月也不会坏。
做果酱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把洗干净的桑葚和大量的白糖或冰糖放在一起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桑葚果原有的形状不见了,成了粘稠状,就可以冷却以后装瓶保存。唯一要注意的是必须加大量的糖,甚至达到总重量的四成以上,不然糖少水分多就容易变质了。这样做好的果酱,可以放在冰箱里长期储存,在吃饼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果酱;也可以取一些放在杯子里加入开水当饮料,这样泡出来的水呈紫红色,看着像红茶或者更像红葡萄酒,非常好看,基本上是色香味俱全的纯天然饮料了。
如今,借助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在主产区,不便于储存的桑葚会有专门的工厂收购来做成果汁、果醋,或者烘干以后做成干果,让桑葚这种古老的果实有了新发展、新用途。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