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2年2月25
星期五 第2031期

“专家服务团”为村民解锁新技能

编辑:大理时讯编辑 记者:朱 滢 罗晓川 摄影报道 2022 年 02 月 25 日 星期五 阅读:40

扎染、刺绣、制茶、剪纸、泥塑……如果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掌握这样一门新技能,那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在大理,就举办了多场“白州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由白州技能人才走进乡村,为人民群众送技术、送技能。本期《视野周刊》,就让我们一起去“白州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现场看一看。

“大家看,我手里拿的就是刺绣图案,各种各样的图案都有,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刺绣……”现场这一幕,正是大理彝族服饰彝族刺绣非遗传习所所长瞿标祥上课时的场景。课堂上,瞿标祥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和现场指导的形式,围绕刺绣图案设计、色彩搭配、针法技巧、艺术审美等多种刺绣技能进行指导,提升下关街道吊草村广大妇女的刺绣技能,并鼓励大家要积极发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学文化学技术,用巧手绘制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

瞿标祥说:“希望通过培训,让大家知道现代时尚和时装里需求的是哪一些颜色,让我们传统的手工技艺搭配上新的颜色,融入到生活中、市场上。”

彝族刺绣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吊草村彝族妇女大多对传统刺绣有着与生俱来的天分,通过老师的现场讲解和指导,使大家的技艺更加精湛。

吊草村村民瞿燕芳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高兴地说:“在课堂上我们学到了配色、花种,这些知识都是原来我们欠缺的。参加这样的培训班,让我们受益匪浅。”

同样在家门口就学到新技能的还有上关镇漏邑村村民。专家服务团为他们解锁的新技能是乳扇的制作技艺。

乳扇是云南十八怪之一的“牛奶做成片片卖”,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风味食品。凡是到大理的游客,总会慕名找一片这样的奶片来尝尝。而作为一项传承百年的民间技艺,2020年,乳扇制作技艺也入选了大理州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看似薄薄的一片乳扇,却结合了酸水、炼制凝结、薄片制作、上竿晾晒等加工工艺,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理乳扇)代表性传承人杨琼为上关镇漏邑村村民们传授乳扇制作技能。杨琼说:“通过专家服务团这个平台,把我17年乳扇制作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参加学习的学员,希望他们学习到白族乳扇制作传统技艺,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

村民们边看边学边做,不仅学到了理论,还学会了实际操作。看着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乳扇,大家都为自己掌握了一门新技能而感到高兴。

漏邑村村民李亚和看着自己用心制作出来的乳扇,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第一次学做乳扇,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技巧,老师讲得相当认真,以后我也想在家里做做。”

饵块作为云南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大理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一直以来受到大理人民的喜爱。如何才能制作好饵块,饵块的用途又有哪些呢?“白州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百村行”大理市专家服务团送技能、送培训、送服务活动走进挖色镇大城村,邀请了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饵块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赵定成和大理州俊杰职业培训学校老师为大城村村民们解锁大理饵块的制作技艺以及花样吃法。

赵定成说:“饵块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品,从小我们家都是在家里做,我是我们家第五代传承人,通过活动来展示饵块制作技艺,广大群众来学习能够增加一个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我觉得很有意义。”

此外,大理州俊杰培训学校的老师还从切菜、配菜、调料以及摆盘等方面给学员培训了“大救驾”的做法。品尝着自己亲自做出来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大家纷纷表示对大理饵块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认为培训非常实用。

大城村村民张玉玲表示:“我学习到了手工饵块的制作和雕花,这些都是我们大理白族的传统工艺,学了以后在家可以自己做,很有意义。”

白族服饰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刘茂菲走进上关镇下沙坪村,给在家待业的50多位村民面对面开展刺绣技能培训。烤茶、加水、放配料、煨茶、敬茶……大理州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董丽走进太和街道刘官厂村,为村民们讲解白族“三道茶”文化、“三道茶”的做法步骤以及敬茶礼仪等知识。大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红桃,到挖色镇大城村开展白族刺绣技能培训。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杨亚辉,以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和现场指导的形式给太邑乡桃树村村民们开展技能培训,带动更多人传承白族传统剪纸技艺,进一步助推乡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场场培训相继举行,一项项技能被依次解锁,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为了开展好“白州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从2021年8月开始,我市积极动员和组织全市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首席技师”、云岭技能大师、云岭技能工匠、苍洱霞光“技能名匠专项”、苍洱霞光“青年技能人才专项”、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取得技能类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的人员、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民间工匠艺人等各类技能人才深入农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送技能、送培训、送服务活动。

大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娟介绍,“白州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百村行”大理市专家服务团送技能、送培训、送服务活动开展以来,不仅得到市委组织部、州市非遗所、各乡镇人民政府、大理市融媒体中心、相关职业培训学校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30多位技能人才的积极响应,参加专家服务团义务开展技能培训。正是有了大家不遗余力的配合、支持,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16场专家服务团百村行活动,受益群众达744人,真正把送技能、送培训、送服务落到了实处,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进一步提高了大理市广大农民群众技能技艺水平,为大理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希望更多领域的技能人才不断为大理市的发展提供技能支持,让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

专家服务团在送技能、送培训、送服务进乡村过程中,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昔日的“老手艺”成为今日的“金饭碗”,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传统技艺,让匠人精神在乡村代代流传。另一方面,也通过开展汽车维修、家政育婴、农业产业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增加了村民们的就业“附加值”,为乡村发展打造“独特名片”。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