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记者就如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动城市功能大完善、品质大提升、面貌大改变,全面打响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的话题,采访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袁宝。
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开展以来,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及综合治理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袁宝认为,我市在城市更新改造方面,存在拆迁成本高、房屋征收难度大、安置成本高、开发与建设资金难以平衡等情况,同时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导致征收工作阻力加大,影响项目正常推进。在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简陋老化、数量不足等问题。同时,随着城市扩容,城区市政设施需求大幅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管护规模不断增大,城市管理运行成本大大提高,加之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为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用途受限,市级财政压力巨大,资金缺口大,影响部分项目启动和推进。
在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之下,市住建局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城市体检结果运用;盘活开发存量土地,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原则;加快实施大理市中心城区“十四五”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
针对下一步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如何开展,袁宝说,我市将以西洱河沿线为核心区,坚持“留改拆”并举,实施城市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安置房建设,坚持“滚动开发模式”促进征收安置工作,以集中连片、同步统筹征迁腾退,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全面澄清代征安置用地和闲置土地底数,创新机制、盘活资源,与棚改城改项目相结合,按照“建设一批安置房,拆除一片城中村”的思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步伐,合理优化南北市区城市功能布局;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开发建设,支持鼓励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或与社会力量联合进行代征安置用地开发建设,解决好安置用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土地闲置、开发建设与城市发展规划不相协调等问题;计划总投资52.67亿元,加强太和、下关、古城三个片区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燃气、强弱电、照明、智慧化、人行过街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改造桥梁,开展雨污管网排查、诊断及修复,建设下沉式绿地、海绵公园,推进河道综合治理、环境卫生工程、城市管理智慧化建设等。
袁宝介绍,今后,我市将继续聚焦“美丽湖区”和“公园城市”建设目标,一手抓洱海保护治理、一手抓城市品质提升,实行双线作战,加快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
记者 郭鹏昌 马 驿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