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展示城市文明的形象窗口,蕴含民生大文章,是城市“有温度、接地气”的重要体现。在大理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期间,市第九届政协委员赵世卿、董亮联合提出了《关于加快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提案》,助推我市城区农贸市场“换新颜”。
随着大理市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多数城区农贸市场的设施、功能和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需要,交易大棚简陋、污水横流、卫生环境差、占道经营突出等问题成为市场“顽症”。针对现状,市第九届政协委员赵世卿、董亮联合提出《关于加快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提案》。
董亮说:“提出这个提案主要是鉴于当时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市场内环境脏、分类比较乱,市场以外占道经营、摆地摊、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与创文、创卫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提出了加快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意见。”
提案提出后,得到了市政协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几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项目,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强化内部管理,完成建成区14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评定五星级农贸市场3家、四星级农贸市场2家。
走进龙溪农贸市场,新建成的市场宽敞明亮、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整齐划一,还增设了熟食、淡水鱼摊位和群众自产自销区域。
商户赵定逵说:“龙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以后,感觉更方便了,环境更好、更舒适,人流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菜场没有改造以前是脏乱差,现在改造以后环境卫生好,买菜时感觉比较舒服。”市民王绍兰说。
商户左春容说:“我们在龙溪农贸市场卖了将近10年,原来下雨时路上全是泥巴,水果收拾也不方便。现在改造后觉得各方面都有提高,生意也比原来好多了。”
“饭碗虽小,却盛着民意;菜篮虽小,却连着民心。”同样出现大变样的还有大理古城北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后的大理古城北门农贸市场环境洁净舒适、摊位整齐划一,蔬菜、肉类、水产等分区合理。
商户刘玉萍说:“以前菜市比较脏乱,菜全部摆在地上。改建以后,摊位干净整洁,一眼看进来就很舒服。”
商户杨启菊说:“以前的卖鱼摊是用塑料布垫着,鱼也就在地上杀。现在有水、有电、有杀鱼台,垃圾不在地上了,水全部接在桶里,到晚上一冲洗就干干净净的,真的很好。”
龙溪农贸市场、大理古城北门农贸市场的变化是近年来我市城区众多农贸市场发生质变的一个缩影。如今,我市城区大部分农贸市场早已焕然一新,群众买菜的“最后一公里”俨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市民们的“菜篮子”拎得越来越舒心。
大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监管分局副分局长沈彦周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并结合创卫工作相关要求,首先在2019年对全市建成区14个农贸市场进行了提升改造,共投入建设资金639万元,给予40%补助,对14个农贸市场给予了256万元相关资金补助,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农贸市场,透着生活的温度,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民生温度。随着我市农贸市场环境、设施的不断提升改造,市民的“菜篮子”生活体验将会越来越好。
董亮表示:“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效果比较明显,整体感觉干净、有序、便利,商户反映生意更好了,老百姓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说明政府对于老百姓的‘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放心肉工程’重要载体比较重视。我对主管部门提案办理工作感到很满意。”
记者 朱 滢 吴 志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