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透过窗口,我没看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两株枣树。但那两株枣树自在中学教材里碰到后就一直矗立于我的心中。他们“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 [目]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他们的英姿、他们的气度、他们的胆量、他们的精神,震撼着我的心灵。而在高楼林立、人海茫茫的城市,我怎么也寻找不到像那两株枣树一样英勇无畏的树木。那些作为装饰的风景树,被修剪得圆溜溜的,看不到一点锋芒。
汽车的喇叭声,划裂城市的夜空。台灯的周围也没有小飞虫,或许他们被谁收买不再作无谓的抗争,或许他们躲在哪个地方积蓄力量准备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我的猜想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暂时无法得到证实。可没有它们的身影,我还是感到有点孤寂。从书架上取下《鲁迅作品集》,我的目光就像一尾小鱼,在里面忘我地游走,有时激昂,有时愤慨,有时伤感,有时感动。在这样的夜里,我与鲁迅先生走得很近,近得中间放不下一根毫发;我与鲁迅先生很亲,亲得如同情同手足的兄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人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那些丑恶、残暴、不公、谬论,他把手中的笔变成匕首,加以无情地披露,毫不顾忌个人的安危;而面对亲人、朋友、百姓、国家,他则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甘愿做孺子牛,把自己白花花的乳汁毫不保留地贡献出来。他的爱憎分明,他的忧国意识,他的大无畏精神,照亮了一个时代的天空。
一个人生活贫困还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假如思想贫血,那不久就会彻底地土崩瓦解,因此要拯救一个人首先就得拯救他的灵魂。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这一点上,鲁迅先生的明智选择给我们开了一个先河,也为我们证实了一个真理。他去日本求学是想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可有一个电影画片彻底转变了他人生的方向盘。一个替俄国做军事侦探的中国人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他两旁站了许多体格跟他一样强壮的中国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杀,竟然没有一丝愤慨,露出麻木的神情。鲁迅先生对眼前的景象思索良久,感到气愤。他深深地领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这样,鲁迅先生完全推翻了之前构建的人生梦想,作出重要的抉择——弃医从文。正因为有他这个抉择,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才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才多了一份宝贵的财富;正因为有他这个抉择,中国革命史以及民族发展史上才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才多了一座伟大的丰碑。因此,鲁迅乃中国之幸、世界之幸。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鲁迅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目光,一下揭穿了封建社会厚厚的虚假面纱,把人吃人的真实面目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鲁迅在另一篇文章里写道:“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是鲁迅对我们的忠告和期望,我们必须警醒,必须承担起与邪恶抗争到底的责任。
黑夜的翅膀越来越沉重,被酒精扰乱神经的几个青年男女在窗外的大街上乱吼乱叫,还不住地砸酒瓶子。他们以为这样就会赶走无聊、赶走郁闷、赶走黑夜,可恰恰相反,他们的举动瞬间就被现实否定了,最终被赶走的是他们自己。
一切又恢复平静。我的目光和思绪继续游走在《鲁迅作品集》里,与鲁迅先生促膝长谈,然后在他的指引下与正义同行,不顾窗外的风在偷偷地议论什么。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