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1年12月10
星期五 第1980期

课后服务孩子们在学校做些什么?

编辑:大理时讯编辑 记者:朱 滢 吴 志 摄影报道 2021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五 阅读:87

下午3∶30,小学生放学早、家长接送难,这道“三点半难题”是很多家长心中的焦虑。从今年9月开始,满江小学开展了午间以配餐、户外体育活动、午休和课业辅导为主,下午放学后以美育、体育、科技和劳动为主的课后服务。如今,课后服务实行了3个多月,孩子们在学校都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满江小学校园去看看。

中午的校园是什么模样?是学生四处玩耍的嘈杂,还是闭校无人的宁静?日前,记者走进满江小学,正值中午11∶00,随着下课铃声响起,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去食堂吃饭。每天的午间就餐时间,首先是一、二年级的同学,然后依次是高年级的同学们,老师则进行陪餐。

在学校宽敞明亮的食堂里,今年就读五年级的张雅淇坐在餐厅里,一边吃饭,一边和小伙伴们说着悄悄话,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爸爸妈妈之前让我去校外的‘小饭桌’吃,这个学期我可以来学校的食堂吃了。”张雅淇说,“我特别喜欢每月一次的自助餐,可以选自己喜欢吃的菜,在学校食堂吃也可以比别人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我非常喜欢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在这里吃饭。”

过去,由于张雅淇的父母忙于工作,中午都没时间接送她,只能让她去学校附近的“小饭桌”,自从满江小学试点午间配餐后,张雅淇的父亲第一时间就给女儿报了名。

张雅淇的父亲张家富说:“在没有午间配餐之前,家长要接送4趟,然后我们又做着生意,非常不方便,就只有把她放在 ‘小饭桌’了。现在学校开始午间配餐,孩子也很喜欢。学校食堂试餐的时候我们也来参加了,午餐比较丰富,定价也比较合理,学校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包括延时服务都做起来了,我们家长省心不少。”

午餐结束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进行半小时餐后散步。之后,老师带着同学们回教室,进行阅读、午休。满江小学作为大理市第一家学生午间配餐和午间服务试点学校,试点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肯定。

下午3∶30,校园里铃声响起,满江小学第一时段的课后服务开始了。

“音节写在上一个格子里,词语要打括号。”四年级88班的教室里,教师张晓红正在给同学们听写。88班的语文家庭作业第一项,就是听写昨天刚刚学过的生字,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孩子们按顺序写在作业本上。以前回家听写,有的父母发音不准,有的父母没有时间,导致听写作业完成得很不理想,课后服务开展以后,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完成家庭作业。

“好,各位同学,刚刚我们今天的第一项作业,听写已经完成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检查一下昨天大家回家做的作业,我们把做错的题目进行订正一下。”听写结束后,张晓红继续开展内容不同的课后服务。

为了让学生“学足”“学好”,满江小学要求教师在课后服务时段因材施教、分层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辅导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升。

“何丽萍,字写得很好,但你在组词的时候,经常组一些自己不会写的字的词语,那些词语就容易出错,对不对?老师说过,组词一定要写自己会写的字。好,再组一个词在这里。”课堂上,教师李彦按顺序来到每一位同学的桌前,帮他们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每天我们都会有课后作业的辅导,我的侧重点是纠错过程。我每天课后辅导的纠错过程是采取面批、面讲的形式来进行的,孩子会更有针对性地知道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知道应该怎么样去改进。”李彦说。

从这学期开始,父母给李璇报名参加学校的课后服务,她每天都可以在学校完成自己的作业,不会做的题目可以直接问老师,作业完成后,还能参加学校的兴趣课程。

“自从学校执行‘双减’政策后,我们的作业都是在学校完成的,有什么不会的问题还可以及时问老师。”李璇高兴地说,“放学回家以后,我们可以看一下课外书,或者帮父母做一些家务。”

家庭作业完成了,不懂的知识点老师也一一辅导了。下午4∶30,满江小学第二时段的课后服务开始了。街舞、架子鼓、3D打印、编程、足球、篮球……孩子们走进不同的教室、场地,学习起自选的兴趣课,音乐声、呐喊声、欢笑声交织于校园之中,和谐而美好。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又到了我们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课堂。上星期我们已经设计好了今天要打印的模型,那么这节课我们将要把设计好的模型通过3D打印机完美地打印出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启动机器,开始打印。”教师杨固兵高声说道。

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启动机器,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开始打印模型,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但配合起来一点也不生疏。这个学期,满江小学开设的3D打印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这项课程不仅让孩子了解3D打印技术,还能提升动手动脑、空间想象等能力。

“通过学校的‘双减’政策,我负责的3D信息小组从星期一至星期四都开展课后延时服务,通过3个月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3D打印机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简单地打印出我们想要的模型,同学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3D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杨固兵介绍。

一阵美妙的歌声响起,桌上的机器人就会跟随着音乐节拍开始跳舞,一个个高难度的动作,赢得同学们阵阵欢呼。在人工智能教室,孩子们围坐在桌前,在观看完机器人跳舞后,便跟着老师讲解的步骤,自己动手设计风扇。

教师周帆介绍:“孩子们非常喜欢在辅导课后展开的特色课,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们接送孩子的时间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里和自己的同学一起展开这样的特色课程,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

从这个学期开始,满江小学构建起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体系,开设了32门兴趣选修课,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参加兴趣小组学习,从周一至周四,孩子们开启“走班”模式,发展兴趣爱好,培养个性特长,周五下午,全校师生则进行校园大扫除。

每天下午5∶30,满江小学校门口开始热闹起来,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没有了往日的匆忙,多了些从容,孩子们也带着满心的欢喜,踏上放学回家的路。

满江小学校长赵浩伦说:“我校午间配餐先行先试,用爱陪餐,做到每周每天菜品不重样,月月都有自助餐日,学校面向学生,尊重个性,教会孩子学会就餐礼仪、学会选择,做有温度的教育;我们精心构建了美育教育、体育教育、科技教育和劳动教育等课后服务四大特色课程体系,涵盖了32门特色课程,美育塑造美、体育塑造美、科技塑造美、劳动塑造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做有厚度的教育。”

“双减”进行时,政策护童心。与传统教学相比,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虽然方便了家长,但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而言,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老师的专业发展、专业成长的时间也被拆散。对此,如何集思广益探索出兼顾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需求的最佳方案,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探讨。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