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山的意蕴里,有白雪皑皑,有花团锦簇,有松涛万顷,更有潺潺而来的十八溪清脆悦耳的奔流声。在苍山十九峰之间,十八溪如同十八条美丽的玉带,连接着苍山和洱海,为“母亲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清水。为将河湖治理推上新高度,今年,我市申报的云南省省级美丽河湖有15件,溪流是申报的重点之一。今天,就请跟随我们一起去看看我市溪流治理的新成效。
在苍山白云峰与鹤云峰之间,一条溪流宛如一条彩带镶嵌其中,缓缓流过大理市银桥镇,于苍山的雄浑当中,流淌出柔美的味道。它就是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的第五溪——锦溪,因溪流两岸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花团锦簇而得名。
10月26日一大早,锦溪镇级河长之一,银桥镇党委副书记杨同创和锦溪上段村级河长,银桥镇鹤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栋一起,就来到了锦溪箐口开始巡河。
“锦溪是银桥镇辖区内重要的一条溪流,流经鹤阳村委会鹤中、鹤上自然村,附近的农田面积有1000多亩。从2018年开始,我作为村级河长,坚持3天一次巡河,有时一天2次。我们在巡河中如果发现问题,就必须及时解决。”杨栋说,“经过这几年的治理,老百姓爱护锦溪的意识有了显著提高,辖区内群众向河道内泼洒垃圾、污水的行为已经杜绝。”
在锦溪箐口,飞溅的溪水顺流而下,清澈见底,在山林当中勾勒出飞瀑流白。沿着溪流一路向东,一个多小时后,镇、村两级河长边走边看边谈来到214国道旁。这里,是杨栋管辖的边界线。
“杨栋书记,这些枯草你们要尽快清理,旁边没有割干净的枯草也要再割一下,尽快把它清理干净,防止冲到河里。”杨同创边走边和杨栋说。
除了近年来治理的成效,对于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杨栋坦言:“现在我们面临的困难,就是锦溪作为鹤阳村片区重要的灌溉水源,在洱海保护的大环境下需要节水治水。刚开始老百姓认知不到位,经过这几年反复宣传及引导,老百姓也已经接受,以牺牲小家的利益来维护洱海保护利益。政府也采取了在锦溪上段取水口安装闸门、流量计等措施,按需按量定时供水、定时灌溉,取得了较好效果。”
锦溪流经银桥镇鹤阳村委会、磻溪村委会和湾桥镇甸中村委会,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锦溪中段的镇、村河长由湾桥镇来担任。在巡完锦溪上段后,杨同创来到锦溪下段——磻溪村委会。河道内,今年56岁的锦溪下段河管员陈仕远正穿着雨鞋打捞上游冲下来的杂草。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陈仕远已经干了6年,见证了锦溪近年来河道的变化。
“这几年河道里垃圾基本没有了,河道两旁绿化带项目也已经完成,村民们和游客们保护溪流的意识提高了很多,看着锦溪越来越清澈漂亮,我心里特别高兴。” 陈仕远一边打捞着杂草,一边高兴地说着自己眼中锦溪的变化。
在锦溪流域内主要入湖沟渠有7条,龙鼻沟就是其中的一条。家住磻溪村委会南磻自然村的村民杜孝,就是龙鼻沟的管水员,中午时分,杜孝正忙着在龙鼻沟入湖口清理着河沟里的杂草。
“龙鼻沟的水源是从山上流下来的,上一段流经农田,用于灌溉。我们的工作是每天上午、下午各巡查一次,有问题及时进行清理,确保垃圾不进入洱海。”杜孝说。
在巡河过程中,杨同创介绍:“巡河的主要任务是对河道两侧的白色垃圾、河道内的白色漂浮物以及违章建筑、污水直排等情况进行重点巡查。同时,还要督促村级河长及河管员加强河道保洁,实现无漂浮物、无建筑垃圾、无污水直排的‘三无’目标,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
巡查完锦溪下段后,杨同创的巡查路线才全部走完,一般这个过程需要3个多小时,接下来,就要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整改措施。
银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彬介绍:“银桥镇辖区内有5条溪,总长27公里,都建立了州、市、镇、村、组的五级河长制度,相关措施严格按照河长制的要求落实到位。按照一河一策的方案,根据每条溪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年度整治计划。我们坚决按照退、减、调、制、管工作方针,按照湖泊革命的具体要求,坚决贯彻好一河一策相关工作,努力把全镇的河道保护治理工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银桥镇切实履行好河长制工作职责,抓好辖区入湖河流、沟渠的巡查检查与督促整治等工作,是全市各乡镇履行河长制的一个缩影。紧邻境银桥镇的湾桥镇,境内的阳溪已于2020年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省级美丽河湖。如今的阳溪,能够满足“防洪保安全、优秀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和谐水文化、有效水管理”要求,实现了“安全生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目标,是人民群众满意幸福的河流。
湾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杜凯洋介绍:“我们历年来对河湖长制、河道治理各项工作常抓不懈。湾桥镇境内有两条主要入湖河道,其中阳溪已于去年成功被评选为云南省美丽河湖,另一条茫涌溪也于今年参加评选。现在两条溪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断流,源源不断地为洱海补充清水。同时,河道两侧岸绿景美、环境宜人,已成为湾桥镇内两道靓丽的风景线。”
自2017年全面建立河长制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加快推进河长制“见河长”“见机制”快速向“见行动”“见成效”转变。
“大理市境内的每一条河,甚至每一条沟渠都有河长、沟渠长,在此基础上,还在全市聘请了315名管水员,从每一条河道、沟渠的发源地开始,一直到入湖口,每天都有管水员参与管理工作。”大理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杨志东介绍,“大理市从2020年开始实施美丽河湖创建,在前期阳溪创建成功申报的基础上,通过州、市的共同努力,全市今年还有15条河流、水库已经进入到云南省2021年省级美丽河湖创建工作中。”
对于大理人来说,溪流不仅仅是一条条河,也是缓缓流动着的乡愁,只有让奔腾的苍山清水汇入洱海,让“母亲湖”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源补充,才能让乡愁在洱海荡漾。我们也希望,通过云南省省级美丽河湖创建,使大理市的每一条溪流都能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