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湾桥镇上阳溪村以“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原则,按照市场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要求,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真正让农民在土地经营中受益不受损。
上阳溪村委会有3个自然村、7个农业社,总耕地面积1683亩。以前,上阳溪村主要是以烤烟、大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前几年,洱海流域实施“三禁四推”,农业转型升级成为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现实需要和推动洱海流域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上阳溪村农民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恢复种植传统的水稻、玉米蚕豆等农作物。
上阳溪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杨造明说:“上阳溪村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现在已经不再种植大蒜了。由于不再种植大蒜,村民的收入减少了,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多次探讨研究开会,提出增加农民收入还是以土地流转为主,土地流转以后主要以种植无公害蔬菜和林果为主。经过这三年的努力,蔬菜种植效益明显,林果长势喜人,下一步,上阳溪村将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2019年开始,上阳溪放活土地经营权,引进高效农业企业入驻。企业进驻后,随即开始对农民的土地进行流转。2019年第一批流转85亩,到目前为止,分三批共流转土地320多亩。全村180多户农民的土地先后流转给企业,让农民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村民李双和说:“我家流转出去土地3亩多,每亩2000多元,种玉米、种蚕豆效益不好,现在流转出去以后效益较好。土地流转出去以后,我们可以到企业务工,每天收入80多元。”
苍洱一号农场是上阳溪村引进的一家农业企业,企业向农民流转土地用于种植果木和经济作物,套种生态蔬菜,发展绿色种植产业,走上了富农强企的发展之路。农场法人杨亮宾介绍:“去年公司流转土地50多亩。流转的土地每年每亩支付租金2000元,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后,还可以到基地做工,一亩地一年下来有五六千元的收入。企业今年种的试验示范成功后,目标是将苍洱一号农场在大理发展到1—2万亩,带动大理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经过连续3年的土地流转,上阳溪村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胆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和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 郭鹏昌 杨振飞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