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秋故事。
奶奶出生于1935年,她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命运坎坷,终身劳碌。在未嫁给爷爷以前,中秋节对奶奶来说只是许多个平凡日子中的一天。解放后爷爷刚把奶奶娶进门,爷爷有点文化,在公私合营的工厂当会计,这在当时算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听奶奶说五十年代的一天,爷爷下班后兴冲冲地回了家,手里提着一个灯笼。爷爷告诉奶奶,他们老家中秋民间有燃灯的习俗,寓意合家团聚、同庆佳节,为此他特意买了一个灯笼。灯笼是用竹条扎的,竹条上糊着红纸,等到皓月当空时爷爷把灯笼里的蜡烛点燃,用绳子将灯笼系于竹竿上,又将竹竿竖立在大门前,这在爷爷老家俗称“竖中秋”。那时物质匮乏,家里舍不得买那么多蜡烛,灯笼在中秋当天晚上挂一会儿,等蜡烛灭了爷爷就把灯笼收起待来年再用。奶奶说虽然只是个廉价的灯笼,但它照亮了自己和爷爷在一起的每一个中秋,以后的中秋节只要灯笼一点亮,她就充满了幸福感。到了六十年代爷爷家的物质生活有了改善,中秋节奶奶会用积攒下的面和糖给一家人做几个糖饼,中秋夜点上灯笼,一家人就坐在房前分糖饼吃,这一幕永远留在了奶奶的记忆中。
母亲1977年参加工作,她所在的工厂从建厂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每年中秋节都会组织文体活动,活动结束后厂里还会给职工发放点福利。所谓文体活动不外乎是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猜谜语、趣味体育比赛等。母亲说那时物质并不丰富,大家最看重的是参加完活动后工厂发的福利。七十年代厂里中秋节福利发得最多的是白砂糖、芝麻糕,福利不超过三元钱。到了八十年代厂里中秋节发过果仁月饼、豆沙月饼、火腿月饼,有时还发代金券。有一年厂里效益好,母亲在中秋节得了一部随身听,惹得街坊们羡慕不已。母亲在国企工作了一辈子,她记忆中的中秋节虽单调但有人情味,还夹杂着工厂机器的轰鸣声。
我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学毕业后我离开家人到异乡工作。繁重的工作、短暂的假期、拥堵的交通让我“回家过中秋”的想法变得遥远起来,但对家人的思念依然是我中秋节的“必修课”。虽然我已经五年没跟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了,但每年中秋我都能跟家人同看一个月亮,同吃一块月饼。我的办法是中秋节前买一个大月饼,切成两半,一半留给自己,另一半包好后快递回老家。等中秋之夜,我和家人就拿出各自的半块月饼,我打电话给父母,告诉父母现在你们吃的月饼我也在吃,我们吃的是同一块月饼,看的是同一个月亮,我们是在一起的。父母听了这话都很激动,他们心里明白,虽然相隔遥远,可我和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我家三代人过的中秋节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也刻上了时代的印记。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当我的女儿长大后,她那一代的中秋节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