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1年8月25
星期三 第1911期

大理时讯深读 广大干部新征程上奋力担当作为

第3版:深读 PDF原版PDF下载

广大干部新征程上奋力担当作为

——各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综述(上)

2021 年 08 月 25 日 星期三 阅读:19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阐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标识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的根脉和源头,揭示了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成功密码。

在伟大建党精神之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鲜明特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勇担使命、奋发有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像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黄大发、周永开等,就是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秀品格,那就是敢于担当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论述“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突出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明确要求“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鲜明指出“要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阐明了党的干部为什么担当、怎样担当,干部工作如何推动干部担当等重大问题,对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干部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召开座谈会部署推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担当作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2019年,中央组织部制定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9条具体措施,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2020年以来,中央组织部围绕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工作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加强言论引导,推荐典型做法和经验,抓好面上工作指导和督促落实。按照党中央要求,各地及时出台有关配套制度,逐级强化责任,综合施策、持续用劲,推动干部激励的正向效应不断显现,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有效提振。

围绕中心任务,增强广大干部践行担当的行动自觉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中心任务、大战大考从来都是广大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

面对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重大斗争,各地突出关键时刻看担当、严峻考验辨德才,在斗争一线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组织引导广大干部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湖北坚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培养锻炼和发现识别干部的主战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广大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严防死守,疫情防控期间4万余名市县乡领导干部日夜奋战在医疗卫生、应急保障、公共服务第一线,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安徽制定重大斗争专项考察意见,组织力量深入省直单位、市县和基层一线,开展谈心谈话,2020年在防疫抗洪一线表现突出的235名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或职级晋升。近段时间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河南等地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引导广大干部迅速行动,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投身抗洪抢险、抗台防汛第一线开展救援工作;7月底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一些省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斗争,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任务,各地坚持尽锐出战,大力选派骨干力量下沉一线,引导干部在攻坚克难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甘肃制定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更好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具体措施,从政治激励、生活保障、情感关怀等方面提出8大类19条措施。黑龙江集中开展脱贫攻坚专项考核,提拔10名担当作为的国家级贫困县县委书记兼任上一级领导班子副职。宁夏、青海以及广西南宁、西藏阿里等地根据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需求,采取直接“点将”方式,选派一大批优秀干部到贫困县挂职、任职或者担任第一书记等,充实基层工作力量。

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各地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用实绩兑奖惩,引导广大干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生动实践中担当重任。江苏紧扣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制定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年度考核指标以及相应实施办法,用好发展高质量、党建高质量、社会满意度评价三张“考卷”。内蒙古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湖南就全面加强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印发实施意见,通过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山西紧扣深化国企改革需要选拔一批省直职能部门正厅级干部到企业任职。上海浦东新区将工作实绩量化成“进步指数”,有效引导广大干部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抓实教育培训,激发广大干部自觉担当的内生动力

理想信念是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专业素养是担当作为的底气所在。各地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固本培元,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增强在新时代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紧扣党和国家事业需要,针对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精准开展专业化培训,夯实担当作为的基本功。

强化理论培训。新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吉林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比重达到总课时的80%,上海、安徽、重庆、陕西等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激励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河北、江苏等地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中,安排学员对照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等要求进行党性分析,剖析问题根源,找准改进措施。

打牢党性根基。福建依托古田会议旧址、才溪乡调查地、长汀和宁化长征出发地等红色教育阵地,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辽宁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建立现场教学点,打造精品课程,把革命遗迹旧址转化为直观的现场课堂。湖南推出青年毛泽东成长之路、湖湘儿女的家国情怀等革命传统教育特色线路,引导广大干部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提升专业素养。福建突出“短小精专”,每年确定十个专题,在清华、北大等高校开展短期培训。黑龙江开展“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开设“业务大讲堂”,9名省级领导干部上讲台授课。山东举办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专题培训班。海南围绕推进自贸区(港)建设,分批选派业务骨干到有关中央单位和其他省市自贸区跟班学习。深圳市邀请商务部、证监会有关专家讲授“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与跨境融资政策等课程。

改进选拔任用,形成广大干部主动担当的鲜明导向

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把担当者用起来,主动担当就会蔚然成风。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湖南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考察,专门印发考察办法,并逐步延伸到机关内设机构。四川制定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干部考察实施办法,从5个方面细化“15个重点看”具体标准,在考核考察中深究细查。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建立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开展正反向测评,常态化识别干部政治素质。

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福建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探索以蹲点调研为抓手推进平时考核,及时跟踪掌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一贯表现。重庆对市管领导班子开展全覆盖调研,注重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江西组建调研组深入省直部门及11个设区市开展干部工作谈心调研,重点了解掌握并使用了一批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重大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深圳市构建“知事识人、序事辨材”干部工作机制,以“事”为主线开展全覆盖、全方位调研,通过谋事、干事、成事的能力考察识别干部。

坚持从一线发现选拔干部。贵州对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的干部,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党的十八大以来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一线干部3.5万人。西藏注重在维护稳定最前沿、经济发展主战场、固边强边第一线选拔干部,今年结合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选拔一批善担当、有实绩的干部进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今年还选拔36名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到区直单位任职。云南昭通市明确脱贫攻坚期内,市、县和市直部门每年提拔使用的干部中有脱贫攻坚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分别不低于60%、80%、50%,推动形成干部主动到一线担当、干部从一线选拔的良好导向。

坚持动真碰硬调整不作为干部。黑龙江开展党员干部不落实不研究不作为不在状态不守纪律“五不问题”专项整治,对331名干部进行组织处理。江西及时处理省委第九轮巡视发现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线索,对个别厅级干部进行谈话提醒,问题严重的予以免职。甘肃2018年以来查处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77起,处理干部362人。广西坚持“无功即是过,庸碌就是错,不换状态就换位子”,制定实施“昏庸懒散拖”干部组织调整办法,向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亮剑,形成“调整一个、警示一批”的强烈效应。

新华社记者

(转载自8月23日《云南日报》)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