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我住到了城里,离父母家有两个多个小时的车程,不远但也不近,为此我不能时常回家看望他们。
我有一摊子工作要干,家务没我不行,孩子需要我照顾,所以我每隔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回家的时候,我尽可能地给父母带些好吃的好用的东西,让他们高兴。
以前我不是这样的,嫌路远麻烦,不好带东西,兜里揣上钞票,直接给父母些钱就行了。父母不要我的钱,还偷偷地替我攒起来,在我需要的时候又“还”给了我。每次回家我都要拉上父母去饭店搓一顿,点几样父母没吃过的菜品。可是我发现父母吃得好像并不太开心,一边吃一边感叹:“太贵了,这钱花得不值!”
我想父母这一辈子节省惯了,难免心疼钱,慢慢来,时间长了会改变观念的,如今经济条件好了,不就是享受生活的时候吗?
父母不舍得吃喝,更不舍得穿衣打扮,用父亲的话说就是“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就行!”我当然不赞同,于是就给他们买。母亲也不高兴:“你买的羊毛衫挺贵不说,还不暖和,一股“凉飕飕”的机器味儿,不如自己织的毛衣好。”
我真是无语了,老两口真是不懂生活。那天是母亲节, 我特意请假回来给母亲过节,并提前在一家餐厅订好了位置。到家一看,母亲不舒服,头晕,不想出去吃饭。我没办法只好退了订好的餐位,去菜场买回食材,在家做给母亲吃。正巧我刚刚学会一道“肉沫茄子”,父母牙口不好,又软又香的茄子一定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果不其然,这道菜成了父母最喜欢吃的,我自豪极了。自己蹩脚的厨艺不但没让他们失望,反而不停地夸奖我有心,夸得我心里直惭愧。
忽然之间我好像悟出了什么,父母也不是感觉不到大饭店的菜好吃,可是再好吃那也是厨师的手艺,怎么能和女儿亲手做的菜相比啊!他们看重的不是美味,不是我花多少钱,而更在意我用心打造的哪怕是一款小菜,也足以让他们心满意足。
我买来毛线,亲手给母亲织了一件御寒的毛衣,忘不了母亲穿在身上对着镜子转来转去的样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个“亲自”蕴含深意。
抓到了父母的“软肋”,我决定把“亲自”贯穿到底。亲自为母亲染发,亲自给父亲泡杯茶,亲自为母亲搓一个澡,亲自煲一款父母爱喝的汤,亲自夹一箸送到他们的碗里,亲口说一句“我爱你!”
父母给予我们的,今生无以回报,做个有心人吧,既要孝身又要孝心。让父母高兴,其实真的很简单!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