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1年7月16
星期五 第1883期

大理时讯多维时空 野生菌味美,谨防中毒

第4版:多维时空 PDF原版PDF下载

野生菌味美,谨防中毒

□ 作者 陈福新 2021 年 07 月 16 日 星期五 阅读:15

每年入夏以后,尤其是雨季来临之际,各种各样的新鲜野生菌不断上市,不少爱好尝鲜的人都忘不了好好品尝这一大自然赐予的美味佳肴,然而有关野生菌毒死人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为防范和减少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日前,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紧急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急性野生菌中毒往往来势凶险,表现多样,变化快,且缺乏特效的解毒剂,易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野生菌中毒的临床表现首发征象大多为消化道刺激症状,其后出现一定类型的临床表现,但各型之间也可相互重叠,依据主要损害的靶器官,可大体分为如下几个临床类型:

胃肠炎型 这类中毒表现在全省最为常见和普遍,约占80%,死亡率较低。一般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吐泻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对于这样的病人应立即输入10%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注意补钾,使水电解质保持平衡。引起这类中毒的菌子有:黄粘盖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苦粉孢牛肝菌、毒红菇、臭黄菇、窝柄黄乳菇、赤褶菌、橙红毒伞、环柄菇、腊伞、月光菌等等。

神经精神型 此类型临床症状除有胃肠炎表现外,主要有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为主的一些症状,每年发生的吃“牛肝菌”发疯,就属这种类型。这种菌学名褐黄牛肝菌,别名红网牛肝菌,俗称“红见手”,误食后,前期症状是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妄语、幻听、小人国幻觉,闭眼时幻觉更鲜明,言语及行为怪谬。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状。多数人突然面对有声有色的活动小人和动物,心理难以适应,可能出现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故首要的措施就是良好的监护。这种中毒病人,经治疗后可以恢复,死亡甚少,无后遗症。

溶血型 进食毒菌6—12小时,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会出现贫血、肝肿大等症状。误食鹿花菌可引起此类症状,但这种菌子在云南分布不广,所含毒素加热到100摄氏度可被破坏。

多脏器损伤型(肝损害型) 进食毒菌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随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伴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反复。这种类型中毒主要是由误食白毒伞、毒伞、毛柄白毒伞、鳞柄白毒伞等4种菌子引起。这些菌子几乎全省都有分布。误食中毒后,死亡率极高,占了全省菌子中毒死亡病例的90%以上,是预防野生菌中毒的重点。此型野生菌中毒的病人由于先期症状是胃肠炎症状,往往容易被误诊。尤其是1—2天后症状缓解,进入假愈期时往往中断治疗。因此,凡是野生菌中毒的病人,能鉴定出是吃什么菌子而引起中毒,对抢救和治疗大有帮助。

误食野生菌中毒,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抢救和治疗。凡是在吃过菌子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烦躁不安或其它不适感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进食者本人及其亲属或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最好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诊治。如交通不便一时无法去医院,也应立即因地制宜进行自救互救。同餐者中如有乳妇,应暂停喂奶,以保护乳儿安全。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可以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阻滞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从中毒死亡的统计资料来看,农村远远高于城镇,因此,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至关重要。具体做法有——催吐:可一次性喝下大量盐开水,然后用手指、鸡毛或筷子伸进口中刺激咽部,以引起呕吐,也可服催吐药物引起呕吐;洗胃:发病8小时以内,无频繁恶心呕吐者都应洗胃,洗胃后可自服2—3个鸡蛋蛋清或活性炭1—2克以吸附残遗毒物;导泻:误食8小时以后才发病,经催吐、洗胃后,病人体质较好者,可考虑导泻。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ABC

首先应判断是否为野生菌中毒,还是其他食物中毒。不管自己能否准确判断中毒类型,都应该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其次,立即叫救护车赶往现场。在等待救护车赶到现场期间,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第三,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流失,防止休克发生。

第四,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第五,肝炎型患者在假愈期仍应采取保肝等一系列措施。

第六,可用甘草1—2两,绿豆1—4两,水煎内服;或用带藤金银花4两煎服,也可将鲜金银花或嫩叶洗净嚼服。

如何识别毒野生菌

看形状:毒野生菌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性状奇怪、颜色鲜艳的有毒;菌柄(根)不生蛆、不生虫、鸟不啄、鼠兽不食的有毒。

观颜色:毒野生菌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等色;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闻气味:毒野生菌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生菌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菌体受伤伤口变色、液汁混浊,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见手青、黑见手等常见菌除外)。

其他:生长于阴暗潮湿和污秽地方的野生菌有时带毒;与葱、蒜、大米、银器共煮呈现乌黑色的有毒等。

防止野生菌中毒,重在预防。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教育群众识别毒野生菌,不随意采摘、购买、食用不熟悉、难辨别的野生菌。城市市民不要购买市场上自己没有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农村群众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或对其是否有毒把握不大、过于幼小或过于老熟及已霉烂的野生菌;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鹅膏菌(俗称白罗伞、白毒伞等)、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剧毒野生菌,致死率极高,要坚决不采不食。食用野生菌,要避免多种类混杂,烹饪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严禁生吃、凉拌,不要同时饮酒。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应严禁加工烹调野生菌出售;餐饮业要把好野生菌采购关,注意加工烹调方法,确保食用安全;大型活动和群体性聚餐时,禁止食用野生菌。

(作者系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