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1年3月22
星期一 第1806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土豆,洋芋,马铃薯 木瓜花红洱海源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土豆,洋芋,马铃薯

□ 作者 何永飞 2021 年 03 月 22 日 星期一 阅读:52

去饭店点菜,总爱调侃一下,问:“要吃土豆,还是洋芋,还是马铃薯?”没反应过来,或真不懂的人,有的会说吃土豆,有的会说吃洋芋,有的会说吃马铃薯。这时,不禁让人哈哈大笑,因为这三个名字所指的是同一种菜。

在我老家,人们都是说洋芋,有时在外地,听到土豆或马铃薯,会有点懵。洋芋对于高原人来说,天生有解不开的情缘。很多蔬菜,如果经常吃,会觉得腻,而洋芋不会,人们从小吃到大,都食之有味。我也是其中之一,对洋芋情有独钟,要是一段时间不吃洋芋,会感觉胃里空唠唠的,心里空唠唠的。

其实,在最初的记忆里,洋芋是与“贫困”这个词相连的。那时,人们的生活比较艰苦,要是遇到自然灾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餐桌上的菜品很单一,不要说大鱼大肉,就是菜里放油都要轻了又轻。也许是洋芋能摆放的时间长,且好种,不管土地肥沃,还是贫瘠,它都能生长,都能丰收,所以几乎天天吃洋芋,顿顿吃洋芋。洋芋的做法也很多,炒吃、煮吃、焖吃、烩吃、煎吃等,为节省油,烧吃是最理想的方式,香喷喷的,撒点儿盐就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中午放学跑回家,要是饭还没做好,而肚子已饿得不行,还担心赶不上下午的课,干脆吃几个煮好的洋芋就返回学校。农村的孩子一般是不挑食的,也没有那个条件,都是抓到啥吃啥,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洋芋是可以当饭吃的菜,它能满足胃的需求,不像萝卜那样吃了容易让人饿,也不像红薯那样吃了让人肚子撑。

洋芋还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无穷的乐趣。一伙孩子玩到天黑都舍不得回家,依旧在村头村尾或田间地头打闹和奔跑,将黑夜丢在一边,与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为伍。玩得太开心,大家把吃晚饭都忘记了,可肠胃不允许,发出咕噜咕噜的抗议声,此时,觅食成为当务之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家竟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片洋芋地。随后,开始分工,有的挖坑搭灶,有的捡柴火,有的偷洋芋,有的放哨,有条不紊地进行,配合得相当默契。不到半个小时,一大堆洋芋就烧好了,大家全然不顾烫,边拍打烧焦的皮和沾着的灰,边用嘴将其吹凉,然后狼吞虎咽。回到家,才发现嘴唇上下吃得黑黢黢的,彻底暴露了在外面干的“好事”,不免要被大人责骂几句,可并不当回事,不久又会“行动”,烧洋芋的香味总是难以抗拒。就算主人发现自家的洋芋被偷,也不会去追究,反正是吃不完。

挖洋芋,会带来收获的喜悦。锄头挖下去,一窝白胖胖或红胖胖的洋芋就跳出来,作为小孩子的我们,那种激动简直难以言表。顶着烈日,也不觉得热;淋着大雨,也不不觉得冷。有一次,跟爷爷去山地里挖洋芋,可把爷爷吓坏了。看到洋芋翻滚出来,我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捡,这时,爷爷举起的锄头也刚好落下来,正正地挖在我的肩膀上。疼是不用说的,血痕都出来了,可我没有哭,还继续忙着捡洋芋。爷爷急得赶紧帮我揉肩膀,而后吓得半天都不敢举锄挖洋芋。幸好爷爷及时收住挖下来的力气,幸好锄头没有挖在我的头上,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但为了心爱的洋芋,并不感到后悔,深刻地疼一次也是值得的。

而今,在城里,与生长在乡下的洋芋非但没有疏远,反而更加紧密。不管是家里的餐桌上,还是到外面的饭店就餐,总是少不了洋芋的身影,比如:酸菜炒洋芋、油炸洋芋、老奶洋芋、洋芋焖饭等,有点“无洋芋不成席”的感觉。洋芋,此生恐怕难以割舍了。都说“吃洋芋,长子弟”,“子弟”在云南方言里是帅气的意思,不知是不是真的,但多吃洋芋没啥坏处,搞不好哪天会变得更帅,还有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哈哈!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