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0年12月29
星期二 第1751期

大理时讯理论实践 对新时期科普科素工作的思考

第3版:理论实践 PDF原版PDF下载

对新时期科普科素工作的思考

□ 作者 杨晓英 2020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二 阅读:9

市科协以“解放思想再讨论、敢想敢干再出发”活动为契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从科协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出发,找准新时期科协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创新思维、优良作风推动工作,不断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一、着力实施《纲要》,在公民科学素质上求提高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内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关键在于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市科协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加强统筹协调、联络服务,推进各成员单位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年)实施方案》,努力营造良好科普氛围。工作中,继续做好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工作,通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高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重点开展群众性、社会性主题科普活动,通过开展科普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机关”活动及“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积极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加大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帮助广大群众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培育“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奋进思变、淳朴向善、理性包容”的优良民风。

二、建立科普惠民长效机制,在提高服务能力上求突破

一是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储备为抓手,建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项目库,提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服务能力,规范社区科普益民途径,努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培育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基层科普先进集体和个人,将科技要素进一步引入农村和城镇社区,不断促进基层科普活动广泛开展,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组建农村科普专家服务团,搭建科普平台,结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特色农业发展需求的关键环节、农民最需要的关键技术,本着“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培训目标,对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实用性、普遍性和技能性培训,培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开辟城市社区科普新途径,努力把“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打造成城区科普的品牌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

三、强化青少年科普教育,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

一是打造活动品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活动品牌,展示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特色和优势,历届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有较多作品分获不同层次奖励,并有多名科技辅导员被评为省、州优秀科技辅导员,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强。市科协将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校、科技辅导员和青少年主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全市青少年科技活动蓬勃开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采取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班、走出去观摩学习、交流活动经验等形式开展科技辅导员及青少年培训工作,提升广大科技教师的科技知识水平,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普及开展。三是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推动“专家进校园”常态化工作,聘请科普专家到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及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深入全市中小学巡回展示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 让广大青少年感受科技的魅力、感知科技的发展、感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四是深化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学校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科普宣传,在提升效果上求实效

一是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科普示范基地、场馆、示范点建设工作,积极面向公众开放,使之成为全市科技交流、科技教育的“根据地”,成为公众了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大本营”。二是扩大媒体宣传覆盖面。抓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青少年科技活动电视片拍摄、制作和播放工作;抓好科普宣传栏更新工作,充分发挥科普宣传栏在科技信息发布、农业新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的知识窗口作用,力争在为提高市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有新突破、新作为、新贡献。三是发挥好新媒体作用。做好“科普大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的建设和更新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及时发布科协工作各类信息,努力把新媒体打造成为引领群众健康生活理念和风尚的平台、真实展现科技工作者精神风貌的平台和培育“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奋进思变、淳朴向善、理性包容”优良民风的平台。

五、加强自身建设,在抓落实上求实效

科协组织要履行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为主线,结合加强民风建设及“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活动,着眼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的动力。工作中,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以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知情、解忧、排难、暖心、助力的工作。同时,加强学习、完善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大力提升科协组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高广大科协系统党员干部综合业务素质,争做“眼里有活、用心做事,敢于担当、真心负责,群众信任、放心托付”的干部,以昂扬向上的工作面貌、百折不挠的工作状态、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努力开创全市科普工作新局面。

新时期做好科普科素提升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厚植创新沃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因此,要不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科技的力量在于普及,科技的发展必须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经济和社会就会更好更快地发展。科学普及永无止境,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抓紧抓好。要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普活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歪理邪说,努力营造重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要创新科普工作方法,学习和借鉴先进科普经验,不断探索新途径、建立新机制,使科普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