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一周,这绝非一次随性的冲动。我始终记得,2018年春天,我从下关以北的小树林出发,直至冬季来临到达海东的下和村口。整整10个满月,跨越四个季节,我见证了洱海的花谢花开,也见证了洱海的潮起潮落。2018年是一个雨水稠密的年份,所以我的行走,大多在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度过,但这似乎也正契合了我那一路的愁绪。
明天是否阳光明媚,足可让我们看到一方水碧山青的洱海?这是我心中一直存有的疑虑。洱海是大理四千年文明的摇篮,它在历史的洪流中见证了古今大理的盛衰,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湖”。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套用畅销书《人类简史》的作者、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话说:假使一个人在公元1000年睡去,直到1900年、甚至就是1996年洱海大面积暴发蓝藻以前的任何一天醒来,我想他对眼前的变化或许不会有太多的惊讶。然而此后,哪怕就是3天不到洱海,都有可能引发无限的愁绪与忧思。沿路走来,充斥于眼前的各种乱象着实让我震惊,此时无须再作赘述。
是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太过匆遽的变化,以至我们再也回不到昨天了。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大理的餐饮客栈出现“井喷”之状,流域核心区内一度有餐饮客栈将近2500家。于是2017年初,不堪重负的洱海终于亮起了“水质警示灯”,暴发了大面积的蓝藻水华……
正是出于对“母亲湖”的深爱和忧心,终于有了我的这次环湖之行,也才有了20余万字的《明日之湖》。当然这些粗浅的文字,因为洱海而变得非常幸运。自2018年以来,其中部分章节已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旅游报》《中国建材报》《雪莲》《延安文学》《火花》《国家湿地》《云南日报》《中华文学》《大理文化》《壹读》《云南教育》《云南交通》《云南通讯》《云南财政》等多种报刊发表,其中部分篇目甚至入选了安徽等省、市中学期末试卷。特别是从2019年3月26日在《大理时讯》连载以来,几乎每周我都能在自己专属的阅读中享受一种特别的感动与欣喜。我一直感激,报社的各位编辑始终默默地为我付出,逐字逐句审读校改,甚至为一个地名,也会专门和我再次进行探讨与确认……
似乎也就是在享受这一次次惊喜的期间,突然一天在电视上看到大理市铁腕治湖的报道(见央视《经济半小时》《乡村新改革 洱海:环保债 谁来还》),才发现告别洱海寻访之后,随着州、市党委、政府铁腕治湖各种措施的持续推进,洱海沿岸已经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转眼两年过去,《明日之湖》已在《大理时讯》全文连载完毕。应报社原总编刘清华老师之约,我在一天清晨在两位同窗的陪伴下驱车从下关出发,再次环游洱海。欣喜的是,洱海,正在悄悄地发生着许多变化——
首先是关于沿湖私建滥盖的整治。为了让洱海有一个生态隔离带,能够更好地修复洱海的“肾”功能,增强洱海的自我净化能力,2018年5月30日,大理州公布了《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明确了洱海保护的“蓝线”“绿线”和“红线”:蓝线即洱海湖区界线,绿线即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红线即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一时间,环洱海周边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生态搬迁和腾退工程,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绿线范围内的1806户客栈和民宅。同时,针对洱海沿岸“开发过度”的情况,大理市也迅速压缩和调整了海东开发规划,许多地产建设项目都实现了停工或是拆除,我几乎在环海公路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直面碧波荡漾的洱海。截至今年上半年,洱海东岸环湖面山已完成了5.8万亩绿化恢复。
我们来到双廊艺术小镇,踩着暑假的尾巴,小镇街头依旧游人如织,青石板、细叶榕、古民居、小桥流水……没有了以往的喧嚣,更没有了以往无歇止的机器轰鸣,干净的公共卫生间、洗手台,让人有一种别样的舒适之感。“我们可能一辈子就来一次大理,但这样的洱海、这样的双廊却让我们印象深刻!”我听到一位游客这么说。据媒体报道,自2019年以来,双廊以截污治污工程建设为着力点,构建“户收集、网输送、厂处理、塘净化”的截污治污体系,抓实截污治污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入网、全处理,打造“厂网一体化”运行,抓实违章建筑整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巡查监管格局,促使建设秩序由“乱”到“治”。
我们来到洱海北岸,洱海在我们眼前的还是那种郁郁葱葱,沿着湖边行走,眼前尽是人工湿地,绿柳苇草,彼此撑出一片浓密的树荫,在湖边缔造出一个个绝对清幽的世界。为了保护洱海,去年雨季开始之前,洱海流域全面开展“清塘腾库、清沟清渠、管水护水”行动。截至2019年5月14日,共投入72482人次,清理湿地库塘272个,清理沟渠1254条1390.68千米,清理河道29条134千米,清理机耕路242条,清理淤泥垃圾4.43万吨,投入资金1351.83万元,为做好初期雨水管控,有效削减雨季入湖污染负荷夯实了基础。
我们来到古生,明朗的阳光之下,空气异常清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嘱咐说:你们老年人自幼生长在洱海边,要把洱海保护好!我回答说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不但要保护好洱海,还要保护洱海边的生态,更要教育下一代好好保护洱海!”当年受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参与座谈的白族老人杨练今年已经78岁,但他一直不忘向全体村民宣传保护洱海的政策和意义。在大理,奉老侍亲、仁爱孝悌一直被看作是为人处世最重要的伦理道德,当年建造凤鸣桥的明代先贤杨黼,不仅学养奇高,更是因为仁爱孝亲而成为大理这块土地上被颂扬几百年的道德楷模,甚至还被后世之人敬奉为神仙。于是杨练和村里老人们的宣传引导无不深入人心。几年间,大理州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等各种法律法规为核心的宣传教育真正做到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引导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守护身边的这一泓清波。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在交谈中告诉我们:“全体村民都非常珍惜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的荣誉,同时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当作一种使命和责任。5年多来,村里变化最大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留住乡愁、保护洱海、和谐团结、走生态文明道路,已经成了全体村民的共识!”在何支书的导引下,我们沿着清洁的村道一直走到湖边,在一个视野开阔的湖边栈道上凭栏眺望,左边是新建成不久的人工湿地,此时经过沉淀净化的水流淙淙流入洱海,异常洁净;右边则是一片稠密的环湖林带,柳树、桉树、荷杨,相夹而生、高大挺立,送来习习凉风,让人感觉极是爽朗。据何桥坤介绍,5年多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认真开展截污治污减污和入湖河道整治,稳步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乡风文明和生态文明蔚然成风。
我们来到下关北郊的小树林,新建的生态廊道已经让洱海与村庄完全分开,不仅宣告了洱海大旅游圈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是大理市民幸福指数最高的民生工程之一。每到周末假日,生态廊道上游人如织,环湖徒步行走成了市民的一种健康新时尚,不仅可以体验白族村落风情,还可以亲近碧波洱海,遇见黄昏下的金柳和晨曦下的银波,还有蓝天白云下面星星点点漂漾在水表的海菜花。这种美丽的水中精灵,在这个深秋季节甚至一度刷爆了朋友圈,而它对水质的要求也特别挑剔,这恰恰也成了洱海水质持续向好的见证。
有了生态缓冲区,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洱海、亲近洱海,这其实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1日,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正式复工,并计划于今年全部完工,届时将建成790多公顷的生态修复湿地、129千米生态廊道和若干环境监测站点、涉及23个村1806户居民的生态搬迁、30千米污水管网、5个带有湿地修复功能的科研实验基地……州、市党委、政府一系列铁腕治湖措施,有效推进洱海水质恢复。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洱海水质为优,并且创纪录地有7个月达到Ⅱ类水质;2019年,洱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其中7个月达到Ⅱ类,大理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20年1至7月,洱海5个月水质达到Ⅱ类,其它两个月达到Ⅲ类……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近期持续被《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但我却一直这么固执地认为,洱海不是海,确切地说它只是一个高原淡水湖。但千百年来,世居洱海之畔的人们都习惯把它称之为“海”。于是在我的行走和这20余万字的文本中,我同样固执地去改变人们的这一种方言习惯,自始至终将洱海称之为湖。并且我始终想告诉人们的是:洱海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将来。我们脚下的洱海,周而复始、不息不竭,它不仅是昨日和今日的洱海,更是子孙后代的洱海!我曾一万次地想过,假如没有洱海,大理明媚的自然风光将何等晦涩;假如没有洱海,“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将变成一纸空文;假如没有洱海,大理四千年历史也将不会如此灿烂辉煌。更重要的是,假如没有了洱海,大理360万人民将何处寄托乡愁?
洱海碧波今犹在,一湖清水寄乡愁。见到洱海水涨水落,我相信这同时也是光阴的流逝,同时也是洱海的流逝。洱海不仅是昨日之湖,还是今日之湖,亦是明日之湖。在历史的年轮中,我们曾见过它的沉沦,也见证过它的新生。晓不得明天我推窗而望,这一方灵山秀水,是否还会阳光明媚、清新如故?我一直充满期待!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