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洱海流域农业转型升级为契机,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特色产业+贫困村(户)”等多种产业扶贫发展模式,以“五力并举”推进产业扶贫落地见效。
强力扶持,实现项目到户帮扶全覆盖。2020年,我市累计投入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3791.15万元,累计实施“贫困户到户产业和带贫经营主体奖补项目”“11个贫困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双廊镇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扶贫小额信贷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5大产业扶贫项目,所投入的产业扶贫资金占全市投入扶贫资金总额7654.54万元的49.5%,项目主要覆盖全市25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1个贫困村产业扶贫基地。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7个,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928.07万元。
合力推进,实现产业到户帮扶全覆盖。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合力推进产业扶贫到户帮扶工作。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按照“因户施策、应扶尽扶”原则,在疫情期间适当放宽奖补范围,特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中不能从事种养殖业而选择自主经营摆地摊的,在全州首家率先提出自主经营奖补,加大对因灾、因病等造成经济损失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补助力度,提高到户奖补覆盖面。2016年至今,对全市38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98户边缘户累计实施产业扶贫到户帮扶10738户次,累计补助资金2930万元,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
全力统筹,实现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我市多次召集州、市发展较好的30余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部分贫困村致富带头人代表召开产业扶贫带贫益贫工作会议,以面对面交谈、政策宣传等方式,倡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与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多种带贫减贫机制,全力统筹推进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积极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全市11个贫困村产业扶贫基地建设,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提升11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等多种脱贫模式,以资产、利益为纽带,应用土地租赁流转、园区就业、订单帮扶、产品代销等方式,巩固利益联结。截至目前,全市参与扶贫的企业(合作社)有98家,均与贫困户建立产销、劳动、资产等有效的利益联结,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
着力奖补,实现产业基地建设全覆盖。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市11个贫困村产业扶贫基地建设相关标准的通知》《大理市产业扶贫基地认定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按照“乡镇实施、企业投资、政府奖补”的原则,明确基地项目实施主体和建设标准、认定标准等要求。每个贫困村产业扶贫基地建设政府补助30万元,积极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全市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壮大贫困地区村集体经济,促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贫困村产业基地建设正快速推进。
用力指导,实现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组建市级种植、养殖、水产3个扶贫产业专家指导小组,按照“分片包干”原则,为全市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化发展项目提供人才、技术、培训服务等保障。建立贫困户包干服务责任制度,制定实施《大理市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关于认真做好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服务指导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按照“镇包村、村包组”的原则,将镇村两级全部农科员、防疫员、指导员等农业科技人员218人分片包干到村组,重点对贫困户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加大人才、技能培训力度,已完成11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培训,目前累计培训近60场次,参训人次达2500余人。 周应良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