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上关镇为深居山间的严玉池等5位独居老人新建住房,购置电视机等家电和生活用品,改善人居环境,让山居60多年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变,脱贫出列,过上了幸福生活。
洱海北隅,山峦起伏,交通闭塞,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带有“淘宝”之意的地方叫作玉石厂,是大理市上关镇青索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在玉石厂东边的山谷里有一个玉洱村安置点,是上世纪60年代因麻风病治疗条件限制进行麻风病人集中安置的地方,安置点内集中安置了洱源县内各村麻风病人员43户62人。一直以来,玉洱村安置点条件艰苦,住房为土墙茅草房。经过多年的治疗以及发展,很多人治愈后被亲属接回家中居住,一些年长者正常死亡。到上世纪90年代,还剩余8位老人。政府为8位老人统一建设空心砖石棉瓦房,如今20多年过去了,剩余的5位老人居住的空心砖石棉瓦房也变成了危房。
今年4月,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上关镇投入40多万元资金,为玉洱村5位老人新建安全住房7间。其中5间为住房,住房包括卫生间,外面建设厨房灶台;1间为洗澡间、1间为储物间,房屋外面还建设了休息区,并进行场地绿化、道路绿化,解决了老人们的居住问题。同时,上关镇还投入3万多元为5位老人全套购置床、被褥、衣柜、饭桌、凳子、电磁炉、电饭煲、冬夏衣物、洗漱用具、电视机、大米、食用油等基本生活用品,保障老人们的生活。
玉洱村5位老人均为残疾人,如今,她们享受城镇低保每人每月680元低保金以及相应的残疾人护理费。从今年5月起,上关镇还聘请了附近村民罗永林作为村庄协管员负责照料老人,代为进行菜蔬、衣物、药品等日常生活用品购买,办理相关事务,照顾老人日常生活。
今年77岁的严玉池老人生活在玉洱村安置点已经60多年,她从入山的那天起就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60多年闭塞的生活,严玉池老人只能凭着儿时的记忆构想着山外的生活。虽然60多年没有走出过大山,但面对记者的镜头,严玉池老人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话语,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以前我们来到这里住茅草房,开荒、挖地、讨生活。现在我们够吃够用,住着这样的好房子,真的幸福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
朝阳已过、夕阳最美,严玉池等5位老人迎来了迟来的幸福,享受到了脱贫攻坚的喜人成果,每天不用再单调地面对大山,而是可以从电视里了解山外的多彩生活。雨过天晴,在阳光的照射下,写在玉洱村集中安置点白墙上“精准扶贫,不遗忘任何一个角落”的标语显得格外清晰,5位老人安详地坐在新建盖的房屋前晒着太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记者 郭鹏昌 朱 滢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