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守惠民初心,紧紧围绕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不断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切实解决民生难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市始终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去年以来,我市出台了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8个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加快推进,少艺校迁建等4个项目建成办学,超大班额问题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42%;完成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14所“一村一幼”项目建设,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9.19%;高考一本率蝉联全州第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为不断保障和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我市持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行医保资金按人头打包付费,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完成市中医医院住院楼建设,市一医院海东分院等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市一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一级甲等医院创建成功。
秉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我市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42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全社会参保人数达59.29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420户,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条件参保人员10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同时,我市切实加强文化体育工作,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非遗项目4个。建成健康步道等一批公共体育设施,大理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19年,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理市“10件惠民实事”全部落实到位,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2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记者 徐建伟 郭鹏昌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