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0年6月18
星期四 第1620期

大理时讯花甸坝 所有的合适都需要磨合 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劝君更尽一杯酒

第4版:花甸坝 PDF原版PDF下载

劝君更尽一杯酒

□ 作者 江 舟 2020 年 06 月 18 日 星期四 阅读:32

与今人相比,古人更重情谊,重离别。在古代,友人相别,必一送再送, 折柳相别,置酒饯行,久而久之,送别饮酒,渐成习俗。

战国时,义侠荆轲离开燕国,前往秦国行刺秦王。燕太子丹等将他送至易水畔,为其置酒饯行,有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歌中既有盼望刺秦成功的侠士激情,又有永远诀别的豪迈悲壮。陶渊明咏此历史故事赞曰:“饮饯易水上,四座皆群英。”《越中杂识》则记载着另一个故事:东汉时山阴督邮郑弘,为了替其师焦贶讼冤报仇,负刀斧赴京城。郑弘的亲友为其饯行。郑弘把身上的钱在城南的酒店买了好酒,与众亲友豪饮,痛饮而泣之,各醉而去。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被捕时,镇静地接过母亲递过来的一碗酒,一饮而尽,说道:“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送别的酒,有着特殊的意义,像这类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仍慷慨赴义的别离,饮酒送别往往浸染了一份无言的悲凉。

唐以降,宦游之士数量大增,别离也成为常事,今日相聚处,明朝各东西。唐人出长安城,必经灞桥,于是灞桥便成为送者止步、行者上路的聚散处。长堤上常有送别的酒宴,于是,送别者的千言万语化作了“劝君更进一杯酒”的诗歌意境,送别的酒中,凝聚着亲友的祝福、关切,蕴含着淳厚的亲情、友情。

送别,是有愁绪的。多情自古伤离别,面对亲友的不舍,上路人只好一醉方休,哪管酒醒处是一片凄清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这时,酒又是解忧良方,借它来消万古的离愁别恨。白居易贬江州司马时,送客浔阳江头,也是置酒饯行,摆酒话别,只是身处逆境,欲饮难欢,气氛十分沉闷。柳永离别时,都门帐饮无绪,借酒浇愁却更愁。送别的酒,便成为情绪的载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时候稍稍细想,送别的酒,恐怕也不尽是祝福和浇愁,也有对脚下故土情感的不舍和依恋。数千年来,那些不得已背井离乡的人,临行前总要掬一把故乡的泥土珍藏在身边,作为精神的寄托。这包泥土意味着,不管走到哪里,故乡永远系在心上。在外乡,故乡只是方圆几十里的一村一乡一县,而在异国,整个祖国便成了故乡。故乡不仅是出生之地,还可以是生命留下足迹的地方,它不但代表着那片土地,更象征着对那块土地上亲友的绵绵思念之情。送别的酒,也有“勿忘故乡”的意思。

“将敬酒,杯莫停。”朋友聚散,最珍贵的便是那一片诚挚的友情,它是人们心灵深处的精神慰藉。挥手告别,各奔前程,哪怕从此无缘再见,哪怕四海萍踪、漂泊万里,送别的酒,却永远在血液中流淌着,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却也永远扯不断那份情感的牵连。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