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学者朱安女的个人学术专著《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近日已由巴蜀书社出版。这是继荣获云南省第十七次(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的《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后,作者的又一部相关学术著作,也是作者在白族历史文化研究上的一次自我超越。
《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共40万字,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的结题成果。
《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以大理地区留存的白族古代金石文献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置于文化的宏观背景下,以板块式的结构,从制度、政治、族群、民间信仰、生命哲学和文学价值等多方面展开研究,以白族历史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关系为贯穿研究的线索,把看似松散的专题研究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鲜活的文字和精彩的议论贯穿全书始终,大量金石文献图片的展示与文字论述交相辉映,使该研究著作充满激情与灵动。
《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从文化制度的角度挖掘白族古代金石文献蕴含的文化信息,探究了从先秦至清代不同的历史阶段白族古代金石文献对文化制度的折射,把“儒释道”三教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作为阐释的重点;从白族古代金石文献出发审视历代帝王治边思想的变迁,在突出历代帝王治边思想的阶段性变化的同时,又探寻不同阶段治世思想之间内在的延续性,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儒家治世理念在历代帝王治边过程中的贯穿性,清晰地展示了白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样貌;从对白族古代金石文献蕴含的白族族群意识的探讨,挖掘出白族族群孕诞根源的认识和白族在融入中华主流文化历史进程中对这些根基性意识的坚守与调适;从民间信仰的角度研究白族古代金石文献体现的白族对“儒释道”三教的文化认同;从研究白族古代金石文献中蕴含的生死观念及表现形式,探讨白族古代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并对文化制度中的墓葬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从文学的角度对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体式、语言和审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凸显其独特的文学价值,突破了对金石文献研究偏重史学价值的传统。
《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将关注民间、微观个体层面的研究与官方、宏观层面的研究相结合,将研究对象扩大到数量更为可观、种类更为繁多的白族古代金石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大理白族自治州所辖十二个市县内遗存的金石铭文有千余件。这些金石文献从东汉到明清时期均有保留,跨时近一千八百多年,除了碑刻之外,还有摩崖、器物铭文、砖瓦铭文、官印等多个种类。白族古代金石文献书写了古代白族的政治、经济、历史、生活、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是记录白族文化信息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但目前学界对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研究十分薄弱,从文化的角度对白族古代金石文献进行探索更是阙如。这也正是《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研究的立足点和重要的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朱安女,女,白族,1977年生,云南鹤庆人,四川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大理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白族古代金石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曾主持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等。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