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元月23日 腊月廿九
年关近在眼前。古城南门老家的新建房屋经过整整一年的费力劳神,已经基本成形,今天再把几个细节处理一下,争取年卅乔迁。
彩绘师傅来画院墙檐口下方的几幅山水,我用手机跟拍,几分钟时间,一块白墙随着他的笔慢慢变形,一汪碧水,一条帆船,一位渔翁,一道飞泉,思绪在他的笔下游走,想起了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腊月的天蓝得一点也不真实,让人怀疑是否铺上了一块纯蓝色的绸缎。苍山也在它的衬托下英气勃发,冷峻中透出几分威严。几只小鸟鸣叫着掠过屋顶,把一串串流动的音符奏响在纯净寂寥的天空中。
一切都是那样宁静祥和,视觉和思绪都深陷其中。此时在两千零六十公里外的地方,一种新型瘟疫正在一座现代都市中疯狂肆虐。一连串有关疫情的消息一大早在微信圈传开,武汉疫情扩散,病毒感染人数攀升,为避免春运人员大规模流动形成广泛传染,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武汉决定封城,禁止人员流动。这些原本对人们的心理会形成强大震撼和冲击的信息并没有激起多少波浪,对自己身处滇西高原这块天高云淡、惠风和畅的福地,亲历过非典、禽流感、猪瘟病、口蹄疫从身边擦肩而过的有惊无险,相信国家的医疗实力足以让疫情在远离我们的局部地区全面围歼,叫唤“狼来了”的孩子只是闲来无事喊几声,其实那条狼早已消失在千里之外。
2020年元月24日 大年卅
儿子一家一大早从昆明出发,上午9时已过楚雄。叮嘱他安全第一,不必赶。他说,怎么能不赶呢?旅游行业都是别人闲的时候自已忙,多少年回不了家。今年安排好了,他负责旅行社滇西片团队的应急处理,所有旅游团都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按步就班分散到各个旅游景点,尽享雪山草甸名胜古迹的秀美风光。他回家是关口前移,挑水带洗菜,两不耽误。
剑川小姨妹来电话,新年道贺之余问家居用品备够了吗。我言想要什么遍街都是,备下一些干什么?她说,金华镇的人都去抢购了,她的女儿背回一背箩常用药,还有消毒水酒精口罩,她正准备去超市背米面油和卫生纸。我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不缺的东西就是硬生生被你们这些人弄缺的。
其实也不能怪她,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太多这样的东西,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晴带雨伞,饱备饥粮……更何况我们这代人是从艰辛岁月中走过来的,那些缺衣少粮物资极度匮乏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尽管今日的中国就满足人民群众吃穿用的基本需求同三四十年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大多数老一辈人深入骨髓的忧患意识如同山梁上熄灭多日的山火灰烬,一遇风吹草动,又会燃起熊熊烈焰。
2020年元月25日 正月初一
一夜爆竹此起彼伏,儿子的电话一夜未停。半睡半醒中,隔着一层楼,隐约传来几个重复的字眼,“景区暂停接待”“ 酒店暂停”“ 道路封闭”“返程”“退订”……睁着眼看着新年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把窗帘染上一层红晕,心里只觉隐隐的不安,今年这个年可能过不安稳了。
上午9时,儿子一家返昆。二十个小时的短暂相聚,盼了几年的春节团圆就以一种谁也想象不到的方式结束。这边提前结束行程的要疏通衔接,那边这个旅游旺季预订的机票需要退订,在家的员工从昨天下午起就一头扎进民航售票窗口,到今早已经累病了两个。再多呆一分钟,我怕会疯掉的。儿子说。
坏消息接踵而至,高速路开始设卡,只准出不准进;城市、社区、村镇都开始封闭,外人莫入,这几天一直不当回事的疫情真真实实地来到我们身边。我想象不了一个城市突然一下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动感画面都处于静默,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农民停止劳作,但普通人的吃喝拉撒不是说停就可以停下来的,这种一生中都没有遇到过的状况,未来会怎么样,短时间可以,时间长了一切会不会乱套?
2020年元月26日 正月初二
古城开始封城,城门口拉起警戒线,禁止车辆通行。行人出行要戴口罩,进城的在城门口接受测温。喧嚣退去,城市开始休眠,如同刚刚还汹涌澎湃的波涛瞬间退潮,只留下一片寂静的海滩。
如果把与瘟疫作斗争视作是一场惨烈的战争的话,战火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整个世界处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又分明闻到了硝烟越来越浓烈的气息。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各方面合作维持的安定局面,不要无事找事。另外,做人要善良,有一句老话用在今天最合适: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2020年元月27日 正月初三
整个城市安静下来,家家关门闭户。街道上只见一两个环卫工清扫卫生的身影,除了垃圾清运,他们的工作还增加了一项——喷洒消毒药水。看着他们走家串户,深入街边巷道认真喷洒消杀,内心的敬意油然而生。那些在湖北、武汉的主战场上,所有亲临一线的医生护士、专家教授、后勤保障人员都是可亲可爱的战士。更有全国各地争先恐后奔赴战场的勇士们,这种行为的本身已在国人心中立起了一根标杆。
街上的宣传车不停地播放着疫情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村委会的督查人员在各家各户门外不厌其烦地交待着个人防范相关要求。表面上停滞了的一个个城市和乡村,内里依然运转正常,生活安定,秩序井然,看来我是多虑了。
2020年2月2日 正月初九
表兄来电话,他上个月29日在大理古城绕了一圈,南起观音塘,北到祟圣寺,西至三月街,东到洱海门,拍了整整100张照片,汇成一篇实景随拍,题名“大理的街头静悄悄”。 文章在新浪博客发表后,接到中国文联办公室电话,讲大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旅游城市,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各方关注。让他精选整理后给他们一份,作为非常时期的资料保存。表兄讲,他对大理古城的小街小巷不是很熟悉,让我给他确认一下,每张都注明位置。他所拍摄的都是我呆了一辈子的大理的熟悉场景,但今天来看竟觉得有些陌生。不仅是大街小巷,连景区景点、图书馆、博物馆、寺庙、教堂这些平日里人潮涌动的热闹场所,竟然空无一人,了无生气,这恐怕是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城至今都没有出现过的景象吧。
2020年2月3日 正月初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见识高尚丑恶。疫魔肆虐的这段日子,我们见证了太多投身一线的勇士们舍身忘死的动人事迹,一次次被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也为少数人面对灾难暴露出的丑陋行为而愤慨痛心。同样是医务人员,有的正在一线拼死抢救病人;有的却在检查卡点无理取闹,大言不惭,盛气凌人,连戴个口罩这样基本的个人防护要求都不遵守。同样是政府公务人员,有的正在城市乡村深入防控,心系民生;有的却驾车冲卡,殴打执守人员,肆意破坏公共秩序。对普通老百姓,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少出门,尽量不出门,呆在家中就是在奉献社会。但就是这个简单的要求,依然还有人不当回事,我行我素。
疫情是一份试卷,每个人都要面对考核。要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跟官职地位无关,跟资历学历无关,只是一种朴素的人性本能,这种本能来自于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2020年2月8日 正月十五
元宵节。半个月没有上街,今天准备出去一趟。街道上空无一人,城门口有个卡点,测了体温,36.4度。复兴路上偶尔碰上一两个行人,基本都是从超市菜场采购归来,手提物品,行色匆匆,都戴着口罩,看不清模样,就是相识的人也无暇打招呼了。
例行检查,还发了一只手套,挑选食物时不用直接触碰。超市里人不多,商品依然琳琅满目,什么都不缺。古城作为旅游城市,平时超市里熙熙攘攘拥挤不堪,往来的主要是外来人员以及那些心系诗和远方的文艺小清新,一旦他们离去,几个常住的原住民即便倾巢出动,也没有多大动静,何况这个非常时期。
2020年2月13日 正月廿
连续几天阴雨,心情也感到压抑。武汉封城20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感染人数只增不减。病毒处于胶作状态,也是人们面对疫魔奋力抗争的关键时刻。各地防控措施越来越严,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尽量避免交叉感染。社区给每户发了一个通行证,遇上非出门不可的特殊情况,每家可以有一人持通行证出行,避免呆不住的人无事到处闲逛。
封城二十天,此次病毒来势之凶、传播之烈、扩散之广、全社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之大,堪称前所未有。二十天,我们担忧、焦虑、感动、震撼、期盼……在无数种情绪交错中反思,也在经历着一场灵魂的洗礼。任何恶性事件的产生爆发,都有它的前因,这种因果关系应该和我们每一个在地球上生存的人都有联系吧。这就让我想到了洱海保护,如果不是国家的大力投入,政府的措施果断坚决,洱海周边群众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和自觉行动,听其放任自流,洱海污染越演越烈,蓝藻爆发,污水漫灌,苍洱风光不在,对于世世代代生存在这里的人们,面对的会是一种什么景象。
这不是危言耸听,新冠病毒的肆虐为整个社会举出了一个血淋淋的实证,人类只是地球上的一个普通物种,但一直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自以为是这个星球的主宰,肆意妄为。如果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灾难面前,被淘汰的只能是人类。
2020年2月14日 正月廿一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只盼疫魔哟早降伏
苍山开遍哟映山红
发了条微信,配了一张苍山玉局峰映山红盛开的图片,只有四十来个好友的朋友圈收到三十多条点赞,大家的心都往一处想了。
2020年2月20日 正月廿七
丽江旅游市场解冻,景点有序开放。在国内疫情还没有明朗化的这个阶段,是否有点操之过急。更何况铁路公路民航还未全面放开,大多数国人还未从对疫情的惶恐抗争中回过神来,玉龙雪山再美,走进它也需要一个放松的心情。
今天才知道消息,由州内几家医院抽调共76名医护人员组建的援鄂医疗队昨天晚上抵达武汉。满载着三百多万边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关切和希望,投身抗击疫魔的一线战场,愿他们平安,期盼他们凯旋。
2020年2月29日 农历二月初七
二月的最后一天,有个好消息传来,大理州境内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实现清零。疫情通告是:新增0,疑似0,死亡0。读书考试做作业最怕看见老师批的这个数字,今天竟觉得这般可爱,什么时候这个“0”的光环能罩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随之而来的是城门口的卡点撤了,文献路上封路的横幅取掉了,但专为旅游人员开设的店铺依然关门闭户。一路前行直至洋人街口,正常营业的门店屈指可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玉洱路以北的复兴路上人头攒动,商铺均已开门营业,机动车、电动车来来往往。这边的商铺基本是面对本地居民,售卖的都是价廉物美的生活必需品,民生为本,有需求才有市场。
2020年3月4日 农历二月十一
国内疫情越来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3日晚间,全球73个国家报告疫情,中国境外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一万。同处一个地球村,借助现代交通工具,人员的流动早已是天涯咫尺,即便中国国内已经把病毒清扫干净,谁又能保证每天成千上万的入境人员中不会混杂进几例病毒携带者,把已经清扫干净的环境再次污染。但我相信从大风大浪中过来的中国人民,已经汲取积累了斗争的教训和经验,对外来的侵扰完全可以从容应对。
按照往常,这几天全国政协、人大应该准备在北京开会了。新的一年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又会在三月和煦的春风中讨论决定,中国这艘巨轮又将在既定的航线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但疫情打乱了一切步骤,人命关天,什么事能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2020年3月12日 农历二月十九
北京时间今天早晨,世卫组织在日内瓦宣布,这场席卷至少114个国家、造成4500多人死亡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全球大流行。
也是今天,国家卫健委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我国本轮疫情高峰已过。3月12日,将成为中国战“疫”的关键一天!中国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开学通知,全省范围内的大中小学幼儿园,3月16日起逐步复课。校园里书声琅琅之日,就是国家安宁祥和之时。
一觉醒来,疫情已经改变世界。
三月的樱花正在古城招摇而又张扬地绽开,鲜艳的色彩清扫去一张张被灾难侵袭过的愁容。它本来应该以一种热情的姿态去拥抱告别严冬、满怀着对新的一年新生活的憧憬走向春天的人们。如今它以不变的步伐如约而至,无声无息地绽放在我们身旁,抚慰着我们过去的伤痛,温暖着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经历了一场永远无法忘却的悲剧,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腾飞中的中国虽然放缓了前行的步履,但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我们经受了锤炼,增强了新的免疫力。是我们的最高领导层坚强有力果断及时的应对,专家团队超凡的技术支持,广大医护人员、志愿者的倾力投入,让这场灾难终于迎来了转机,也让整个世界见识了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独具的魅力和魄力。
一觉醒来,世界已经大变,世界格局正在出现新的裂变。疫情是一面照妖镜,各种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在它面前现出原形。纵观全球,覆巢之下,水深火热的世界里,有的正积极面对,果断反击;有的则漫不经心,放任自流;也有的却在装睡,有的还在梦中。我倒是希望这些都是一场梦,所有的一切都不真实。梦醒时分,世界还是原来的模样,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