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每个村子里都有本主庙,庙内塑有本主像。根据徐嘉瑞先生在《大理古代文化史》中记载,大理本主神有62尊。这62尊本主神又有最高的神,那就是南诏丰佑时期的段宗榜。最高的神庙在喜洲庆洞村的圣源寺,又称之为“神都”,“神都”还是“绕三灵”的发源地。“绕三灵”是白族人为了纪念英明皇帝段宗榜搞的载歌载舞的民俗活动。
本主在白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村里有什么喜庆(结婚、生子、盖房等)之事,首先去本主庙“道喜”,祷告本主护佑子民万事如意幸福安康;有什么大灾小难也要到本主庙烧香敬拜本主,求本主消灾免难,保一家人清吉平安。村中每年一次的本主庙会(本主的生日或忌日)是村人自发性的聚会,极为热闹。全村人在本主庙内杀猪宰羊祭祀本主,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外,还抬着本主塑像在村中游行,进行歌舞表演。比如打“霸王鞭”、唱“大白曲”、洞经会演奏、莲池会颂经等民俗活动。
汉语词典对“神”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 白族本主的产生属于词语中对“神”的解释的第二部分,即“能力、德行高超人物死后的精灵。”本主是白族人的原始宗教,它是由“能力、德行高超人物死后的精灵”演变成本主神的。
本主不同于宗族的始祖,也有别于“村长”之类的人物。本主可以是英明的统治者,可以是孝子,可以是贤德的女性,可以是德高望重的长者……
徐嘉瑞先生在其著作《大理古代文化史》中,对大理的本主有过详细的记录。现摘录几段:
“喜洲上洪坪本主,为中央皇帝,即段宗榜也。像极英武,斜坐龛中,其坐为一天然石;横抚长剑,威严可畏,胆怯之人,不可入视。其生日为四月十五日,村人祭祀,禁用鱼为祭品,盖段氏征战日久,金疮被体,恐金疮复发也。”
“大理南门本主,为一孝子,经商永昌,一夕梦母病,且有人乘马来,趣之行半晌,闻风浩浩,已抵家,其母果病卧,然见子归,即已霍然勿药。后其子至本主庙,见庙前泥马泥人,即前夜所见之人与马也,大惊祀之。后孝子死,即为南门本主。”
“三塔东门本主玉花娘娘,好静,不喜儿童,故祭祀禁携儿童。”
从现实生活中选拔出有血有肉,有道德休养,有英雄业绩,有突出贡献的人作为村人的楷模(本主),为后人景仰的“神”,是白族人从图腾崇拜进入“人”(神)崇拜的一种宗教文化观的转变。
白族人塑造的本主,本身就是对“人”的塑造,生活的塑造,历史的塑造。扬善弃恶是人对自身美德的颂扬,也是对自身劣根性的唾弃!本主,简单来说,是白族人扬善弃恶,崇尚真、善、美的朴素宗教观的展现。
本主庙里还可以塑造别的神像,比如佛教里的“菩萨”,道教里的“神仙”。虽说教与教有别,神与神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崇善宣扬善,弃恶惩罚恶是相通的,目的是一致的。而把各宗教的“神”集一处呈现,是为了参拜祭祀的方便,也是白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交流的一种表现。
本主融合接受了道教、佛教、儒教的思想意识,是多元文化的产物。纳四海之文化为我之所用,是白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碰撞”后产生的灿烂火花,是文化包容的一种表现。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