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0年4月3
星期五 第1571期

大理时讯清明节 清明节诗话

第4版:清明节 PDF原版PDF下载

清明节诗话

□ 作者 张 迪 2020 年 04 月 03 日 星期五 阅读:40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古代在清明节气前后还有两个重要节日,一个是寒食节,另一个是上巳节,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三节合一。

古往今来的清明节,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气,劳动人民常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每年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古代清明节除了到郊外祭祀先人外,文人踏青的风气也极盛行。历代文人墨客中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最著名的当推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不用典故,也没有浓艳华丽的词藻,而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淳朴的乡村风俗画,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也有一首《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诗人更生动地描绘了这一节令到来时,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与杜牧的诗可谓相映成趣,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古人有“踏青寻春”之举。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诗人生动地描写了古时春游踏青的盛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我们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春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绿野风光,词人描写得是何等的惟妙惟肖。更为有趣的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中的杰出代表郑板桥,也有一阕著名的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渐渐,湿了清明。”这位郑大人不愧为书画家,你看他笔下的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点,表现得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更是诗坛高手,他的名句“困人天气近清明”,寥寥数字,却勾画出清明时节气候转暖人们易困这一生理状态,匠心独运,耐人寻味。

清明节,也是祭祀先人的节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云:“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描写了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情景。宋代诗人高翥也有一首《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人郊野扫墓、悼念亡人的场面。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