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0年4月3
星期五 第1571期

赵云红:从大理出发,抵达声音世界的自由(上)

编辑:大理时讯编辑 2020 年 04 月 03 日 星期五 阅读:39

题记:听她的歌,感觉身子都要坐直一点,因为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世界的情感表达,轻重回环都恰到好处,收放自如。她的歌声里有山河浩荡之美,那样的歌声,并非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直线,而是万水千山、起伏跌宕之后的抵达。当然,它们更是嘹亮的,底气十足的,气息顺畅的,自由的,即高低大小上下左右进退折叠,均游刃有余。如何从大理出发,抵达声音世界的自由,这漫长而艰辛而璀璨的声乐之路,走出去与再回来的蜕变之路,值得大理人思索,更值得大理的年轻人细细品读和用心借鉴。

大理大学古城校区东面,山水间小区左边,有这样一个白族小院:红尘小筑。青瓦白墙的门头檐飞角翘,大门顶着的书画空上,写着这样一首诗:

茫茫苍洱一红尘,伴山伴水韶韵生;

夜莺吟唱三冬暖,知音来访四时春。

风花雪月钟灵秀,琴鹤世代传家声;

伯牙钟期今何在,小楼庭院琴声声。

这是小院主人赵伟亲笔题写的诗文。熟悉白族照壁文化的人就会知道,“琴鹤世代传家声”一句,指的是琴鹤家声,即赵姓;熟悉赵家的朋友,更会明白,“夜莺吟唱三冬暖”中的“夜莺”,正是被莫斯科《俄罗斯音乐家报》誉为“东方夜莺”的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歌剧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外交部外交官合唱团艺术总监、荣誉团长赵云红教授。

2019年初秋,正值暑假,“非遗大理”专栏收尾之时,采写到著名白剧表演艺术家、白剧省级非遗传承人叶新涛老师,作为赵云红的启蒙老师,经她介绍,有幸与“东方夜莺”相识。8月17日午后,在红尘小筑三楼花房般的咖啡小屋,白色旋转楼梯下,听她讲起了数十年艺术人生,如何一步步走进歌唱家的梦想之路。

雨后的大理天高地阔,白云如织,秋阳明亮得微微曛眼,在谷子们灌浆的忙碌里,一位白族女儿从云龙启程,到大理州白剧团、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再回到中国音乐学院,终成一代声乐名家的人生历程,让这段午后美好的大理时光,比过滤泡式挂耳咖啡更醉人。

人生就是一段走在路上的历程,为了理想,人总是要走在路上,有的人一生走不出去,有的人走出去后永远回不来。

大理人也一样,为了理想一拨又一拨人奋斗在路上。有的人终其一生,仍然走不出大理,却已惶惶老去;有的人走出大理很远很远,却回不来,永离故土,遗恨终生;有的人才华加辛劳加机遇,在命运的漩涡里,千难万阻走出去,千回百转走回来,回来时已脱胎换骨,从此来去自若,如蝶翩然,至善至美。

赵云红就是这至善至美之一,大理人走出去又回来路,让她走到极致,如蝶翩然于来去之间,生命如此与众不同。

家族传承:感恩与诚信

赵云红儿时记忆最深的是爷爷经常叨念的两个词:感恩,诚信。这不仅是赵爷爷的亲身感悟,也是对后辈的教诲、希望和嘱托。

赵爷爷是云南鹤庆人,年幼丧母,因不堪继母虐待,十多岁就离家出走,希望到下关谋生。行走途中,顶着瓢泼大雨又累又饿的他好不容易到了大理七里桥。

七里桥下的小河由一条条来自苍山的小溪汇合而成,涓涓而流,清澈透亮,蜿蜒汇入洱海。天气晴朗时,七里桥两岸野花争奇斗艳,西面点苍山如同画屏,东面洱海碧波荡漾,一派田园牧歌的美好。

然而,此时七里桥下的小河,正值雨季,洪水从上游狂啸而下,河水不再平静,摇身一变化成奔腾的野马。当日,河水在大雨和山洪的助威下,更是惊天动地,浑浊的水流推搡撞击着河滩上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发出震天的响声,将青石所砌的七里桥也淹没于滔滔洪水之中。

赶路心切的赵爷爷脱下鞋试了试水的深浅,水漫过小腿,觉得还可通过,便从桥上趟水而过,谁知一下水,瞬间河水便已齐腰!他知道如不赶快过河,洪峰一到,又要等好几天,于是艰难地摸索着被水淹没的桥面小心翼翼行进。进入河心,又累又饿又冷,不由两眼昏花,头发黑晕,只好走几步歇一歇。就在这时,上游远远的洪峰黑压压袭卷过来,浪高近丈,气势汹汹漫天掩来。赵爷爷着急了,挣扎向前,谁知他力乏脚软,一头栽倒在水中……

波涛前呼后拥地向赵爷爷袭来,把他恶狠狠压到河底。幸亏他还懂点水性,拼命钻出水面。还不等他喘口气,更大的浪又团团将他打进水中。他全力向上挣扎,好不容易再浮出水面,但恶浪重重相逼,大漩涡圈圈猛卷,赵爷爷终于失去最后一点力气,听天由命,沉入水中……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忽然他觉得时而水冷凛冽透骨,阴气逼人,寒颤阵阵,时而又像是置身于沸水翻腾的大锅中,燥热异常,大汗淋淋。模模糊糊中他听到一个柔和的声音自远而近,由小变大。

“醒了,醒了!”那声音说。

他惊醒,睁眼一看,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大妈映入眼帘,她手中正端着热气腾腾的药碗,宽厚、和善地笑着。

“我这是在哪儿?”赵爷爷有气无力地问道。

“小伙子,我刚背谷子回来,见你被河水冲走,就赶快把你从水里拉出来。”

得救的赵爷爷感激涕零,到下关后,幸运地得到鹤庆同乡“裕泰”货栈蒋老板的帮助,成为该货栈的一名学徒。带着感恩之心的他干活勤恳,任劳任怨,很快得到蒋老板的信任,在进入裕泰的第四年,晋升为正式职员,让他到货柜批发货物。

第二年,大年三十晚,将近十一点,货栈的员工早早回家守岁去了。就在赵爷爷也准备下班回租住的宿舍时,看见蒋老板从外面收账回来,随手把一只沉甸甸的大木箱放到柜台上。就在此时,一封来自下关电报局“母病危,速回!”的加急电报送到蒋老板手上。蒋老板大惊失色,立马雇车匆忙直奔鹤庆,连那只装货款的木箱也遗忘在柜台之上。

正要离去的赵爷爷看到蒋老板留下的未上锁的大木箱也惊呆了,虽然不知里面装了多少钱,但明白肯定是笔巨款。赵爷爷将其放到一个大货柜里,并将柜门用铜锁锁上,这时已是凌晨一点了。他点亮煤油灯守在货柜旁,整夜连眼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

伴随着一夜的爆竹声,直到大年初一十点多,正与浓浓睡意抗争的他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哦,原来是蒋老板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大群人,其中竟然还有警察!

“咦,你还没走?”蒋老板惊呼。

原来,他以为赵爷爷已经携款而走。按常理,像赵爷爷这样月薪仅四块大洋的普通员工,见了几万块银元谁不动心。一路上蒋老板懊悔得直捣胸口:怎么这样大意,失去这笔巨额流动资金,裕泰一定会破产。就在他胡思乱想之时,只见赵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大货柜的锁,从中取出那只大木箱,将它放到蒋老板的面前。

蒋老板颤抖着双手打开箱子,一遍又一遍点着木箱里的银元,嘴里不由自主地叨念:“一,二,三……两万五千元银票,一,二,三……一万银元。三万五千元全在,三万五千元全在啊!”

“学山,太谢谢了,你拯救了裕泰货栈啊!”蒋老板万分激动地拉着赵爷爷的手……

于是赵爷爷——彭学山,“懂得感恩”“执守诚信”的美名在下关商界一度成为美谈,更是年轻一辈效仿的榜样。不久,下关一位大商行的老板将自己端庄美丽的女儿赵韵兰许配给他,从此他的事业扬帆启航。结婚后,他们非常恩爱,因是上门女婿,长子,即赵云红的爸爸,随母亲姓赵,叫赵伟。

由于彭学山擅长经商,懂感恩,讲诚信,所经营的商行“正裕”在十多年间做大做强,飞速发展,国内外分设十多个分号和办事处,资产过亿,在解放战争期间曾大力资助解放军边纵七支队属下的游击队钱、粮、药品等紧缺物资。

大理刚解放,他就向下关军管会主任刘钊表示愿意将自己所有家产捐赠国家,用以支援新中国建设;抗美援朝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倾力捐献半架飞机的资金;1954年在下关第一个拿出全部资产支持国家公私合营。他的爱国行为受到党和政府的多次表扬和信任,1951年他荣任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1955年至1965年先后被选为下关市、大理市副市长,云南省政协第一届、第四届委员,第一至四届大理州政协副主席。

爷爷的故事赵云红听了一遍又一遍,那盏大年三十晚上守护货款的油灯,也一直如同人心感恩、诚信的明灯,照亮她前行的路,为她实现梦想插上坚实的翅膀。

家庭:种下一颗音乐的种子

赵云红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当歌唱家。

赵云红的父亲赵伟作为知青下乡至云龙,遇见云龙姑娘何惠仙,二人结婚,并在下关生下赵云红。

上世纪70年代,赵云红随着在云龙县宣传队工作的父亲,在云龙一待就是三四年。父亲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母亲有一副好嗓子,歌声甜美、动听。晚饭后,常常是父亲拉着二胡或者手风琴,母亲唱歌,她和弟弟坐在一旁小凳子上高兴地听,而他们宿舍门口,就是一排闻声而来的小脑袋,不久,不少大人也加入听众行列。在这样其乐融融的“家庭音乐会”氛围中,音乐的种子悄悄撒播在赵云红幼小的心里。

有一次,赵云红站在凳子上学大人的样子唱白毛女,结果摔下来,将肘关节摔坏了,怕疼正位正得不怎么好,今天还有一点儿外拐。不过拨开层层叠叠的时光,当年那个怀揣歌唱家梦想的小女孩形象,以朴素的山乡云龙为背景,就在时光深处熠熠生辉了。

四岁,云龙县宣传队演出,赵云红上台躲在演员们身后,为他们提词。登台演出这种事情,在别的孩子是天方夜谭,在她,不仅一点儿不陌生,更是跟随“音乐家庭”的寻常生活。

赵云红的父亲和母亲是一对非常热爱生活的年轻人,那个时候,云龙只有一条街,大家住的都是“闪片房”,十天半月才赶一次集,他们就会上街采买各种蔬菜食品,在青梅上市的季节,每年都要买一大筐梅子,腌制成话梅,还想方设法地自己压制小饼干,制作甜点,让那个买不到零食的年代,家里总是各种好吃的不断,日子甜甜美美。

所以那些日子,赵云红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常约着小伙伴们到家里玩,非常大方地给他们各种零食,因为父亲总是比较严肃,小伙伴们除了有点儿怕他,都非常乐意和她一起玩儿。大家还去河里逮小鱼,到江边玩溜索:坐在卡得很紧的小木凳上,小手抓紧绳子,从江这边溜到那边,再溜回来。溜到江心,从高空看下去,只见混浊的江水一洞一洞全是漩涡。也不晓得害怕,只是觉得非常好玩,后来大人知道了,每每说起都后怕不已。有一次逮小鱼,原本是个大晴天,不知山里暴雨,江边玩了一阵猛抬头,只见山洪滚滚而来,小伙伴们飞也似地逃出江边,看着一江山洪兴奋不已,却急坏了家长……

赵云红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上进一直努力学习的人,孜孜不倦地自学英语,看电影前都要背一会儿英语单词。在云龙的日子,赵爸爸最大的努力,便是离开云龙,为了照顾多病的父亲,更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差不多到赵云红上二年级的时候,这个目标实现了,父母调到下关五车队子弟小学,遗憾的是,赵爷爷,也就是那位点着明灯守着大洋等老板回来的鹤庆小伙,已经病逝。

初到五车队子弟小学,一家人没有房子,车队的人们便一家凑了点儿木头,合力给搭了两间简易的木头屋子,一间卧房,一间厨房。虽然生活非常简陋,但梦想不断,除了家庭音乐会照常,父亲母亲还一起填词、作曲,共同创作了五车队的队歌。

从云龙转到五车队子弟小学,赵云红从山乡到城镇,有很多的不适应,记忆深刻的是自己非常倔强,体育考试考跳绳,她不会跳——后来她也发现自己在竞技方面都比较弱。体育老师是一个非常英俊的青年,他说只要她跳一下,只跳一下,就给她及格,结果她硬是不跳,最后,就考了学生生涯里唯一的一个零分。很多年后,听说那位老师不小心栽到水中,溺水而亡,让她唏嘘不已——早知如此,那会儿跳一下,让他高兴,也是好的……

一晃眼就到了初中,赵云红上的是下关四中,在这所学校,她非常感恩一位老师——何子雄,那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在他的教导下,大理市首届中学生歌咏比赛,她唱了音乐剧《音乐之声》里的《哆来咪》,取得了第一名,那也是人生的第一个第一名。

就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在她心里种下了音乐的种子,只等春风化雨,便生根发芽,长成苍天大树。

白剧团:打下了表演和声腔的基础

初二,赵云红被选拔到大理州白剧团,同去的还有10多个青年团员,只不过,她是其中最年幼的一个,学的是白剧声腔和表演。

跨出校门,进入白剧团,对于十多岁的赵云红来说,是从孩子的世界,直接跨入成人世界。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由刚刚从北京进修回来的叶新涛老师带着集体练声,每天练习民族舞蹈,非常辛苦。

说实话那些日子赵云红并不快乐,因为作为一个少年对成人世界的种种不适应,非常茫然。但随着不断地随剧团送戏下乡,她与老乡们的频繁接触,慢慢感受到白族音乐是那么美妙,那么丰富多彩,使她产生让它们走出深山、走出大理、走向世界的愿望。雷振邦之所以能将众多的白族原生态曲调“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凝练出电影《五朵金花》那些美得令世人心醉的名曲,根源在于他具有高深的音乐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手法。

“要想创作出高品位、脍炙人口的、尽善尽美的歌曲就得学习、学习、再学习。”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激励下,赵云红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快快长大,一定要去上大学,走出大理,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上大学。

有一次,一个偶然,她得到迪里拜尔的两张专辑,一听,振聋发聩,犹如醍醐灌顶:原来,还可以这样唱歌!从此她如获至宝地天天听那两张专辑,还在书报上找到她的报道,仔细看她作为“中国夜莺”的成长故事,儿时当一位歌唱家的梦想,得到甘霖般的浇灌,让她坚定目标:成为像迪里拜尔一样的人!

很多年以后,迪里拜尔和她成为好姐妹,她向她说起白剧团的这件事情,两人均无限感慨:艺术是改变人生的最好方式之一。

白剧团的7年,除了打下表演和声腔的基础,最让她感到温暖的,是叶新涛老师对她们的教导和启蒙。2019年暑假,师生再次相聚,有幸与二人在喜心主屋共进晚餐,发现叶老师换掉了上次见她时,女儿给她买的大钻戒,记得那颗钻戒有豌豆大——已经够大,没想这次戴的有橄榄大,正是学生赵云红给她从巴基斯坦挑的石头。应我的要求,叶老师亮着宝石戒指,与赵云红在席间开心合影。那时洱海在窗外如同长河缓缓流向我们,天空蓝而高远,云彩在傍晚阳光的照耀下,朵朵甜美。

“没有叶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她是除了妈妈以外,最重要的人之一。”赵云红这样说。

后来,采访赵云红的早上,因她在教上海跟着来的学生,是赵妈妈开的门,叶老师与我同去,在红尘小筑大门下,我给两位老人拍照,赵妈妈很高兴地说:“我们是云红的两位妈妈!”

叶老师则说:“她在白剧团非常努力,和别的学员都不一样,他们有打毛线的,有爱玩耍的,只有她,静静地,除了团里的学练,就是读书。”

那天,我们还聊及如何保养嗓子,是否像传说中那样每天吃生鸡蛋云云,她笑说:“没有的事,规律的生活,加上科学的演唱方法,演唱适合自己的歌,不要轻易挑战自己的嗓音极限,就好。”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