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五台峰下的儿女,我们是新中国的主人,我们纯洁的心像苍山上的白雪,我们奔腾的血像洱海中的波涛……”这是大理喜洲五台中学(现在的大理二中)的校歌。从这首校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喜洲五台中学办学的宗旨、目标,以及她要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几十年过去了,实践证明喜洲五台中学无愧于校歌中唱的那样,教育、培养出无数批“新中国的主人”,为社会不断输送人才,造就了一大批精英,这些学生在各条战线上成绩斐然,为五台中学争得光辉,获得荣誉。
在五台中学(大理二中)不断发展、壮大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创办者的初心。
“七·七”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内地的大学纷纷迁往后方大西南。西南联大等几所大学迁来云南,给云南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激起了喜洲的有识之士兴办地方教育的热情:“1938年,关心大理地区文化教育的人士,在昆明倡议,创办一所设备较好、质量较高的中学于大理,争取更多的青年接受基础教育,较多的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高等学校。倡议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响应,工商界人士表示将大力支持,由于各方面的热情很高,进展顺利。公推董澄农为董事长,组成包括赵冠三、严燮成、杨直东、董会农、杨泳春、杨润馨、杨景贤、杨丽东、杨显成、杨亚东、严宝成、杨子春、赵荣先等工商业家为主体的14人校董会,负责筹募和管理资金。推举杨克成和杨白仑负责拟定建校规划”(《五台中学的诞生和幼年》杨白仑)。
武汉华中大学(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在喜洲乡绅的邀请下于1939年3月迁至喜洲大慈寺。华中大学的迁入更是极大地鼓舞、推动了喜洲五台中学的筹备与招生工作,1939年4月成立第一届校董。董事长:董万川(澄农)。校董:严镇圭、赵甲南、严錞、杨锡锦、董沛川、杨秉德、杨联芳、杨述曾、杨锡锟、杨显成、尹莘举、杨锡昌、严鑑、杨子春、熊学礼、赵荣光。喜洲的有识之士满怀抗日救国的热情,提出了“教育强国,教育富民”的办学理念,在这“国难当头”的岁月里是难能可贵的。五台中学依据边办学边建校的原则,积极发动喜洲的乡绅及村民踊跃捐资创办学校。因为建校需要的土地及资金庞大,且耗时长,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才能将学校建好,于是本着“有钱出钱,无钱出力”的办法,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建校中出现的困难。喜洲不愧是文明古镇,家庭不管贫富都注重子女的教育,读书蔚然成风,大家一听到要办一所中学,兴致高涨积极响应,建校征地事项进行得顺利,有的还自愿把土地捐献出来,五十多亩连片的建校土地一下子征齐。这在地少人多的喜洲来讲无疑是件了不起的事。群众的办学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建校董事会的决心和信心。在当时物价暴涨,“国币”贬值的情况下,原来筹集的十余万银元已经不够建校之需了,但董澄农先生慷慨解囊,自愿承担完成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的建造费用,其它校董负责其余工程款的筹集。
建成后的五台中学西部为教学楼、办公室、礼堂、图书馆、科学馆、校舍、食堂等房屋,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东部运动场(操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跑道)约12000平方米。五台中学属于私立,有自主权,因此学生的招生范围(地区)由校董事会决定。虽说建校的资金完全是喜洲人筹集的,按理说生源面向喜洲也无可厚非,但是校董事会高瞻远瞩抛却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观念,面向大理周边十余个县招生,择优录取。对各地学生一视同仁,在校学生按同一标准对待,本地学生没有地区优势,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对贫困生予以免去学杂费,提供奖学金,让农家子弟上得起学,给他们创造升学、就业的机会。而男女学生同班学习的做法在云南的地方教育史上开了先河,打破了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的陋习,为社会提倡的“男女平等”起到示范性作用。
教师队伍是办学的基础,是教学的核心力量,是教好学生的前提、必备条件。校董事会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师德、学识,杜绝开后门讲人情,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与教学质量的可靠性。有了好的校园环境,好的教学设备,好的校风,好的教学,好的学习风气,喜洲五台中学的教学质量在当时的云南省名列前茅。喜洲五台中学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学习气氛自由活泼,先进思想在校内畅通无阻传播,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新校风引人注目,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声誉,很多外地的家长慕名把子女送进喜洲五台中学就读。
杨白仑校长引进新思想:“图书馆有一般的书,也有‘红色’的书,既有免费‘颁发’的《中国之命运》,也有自费购买的《评中国之命运》。《新华日报》在校内公开陈列……”(《五台中学的诞生和幼年》杨白仑)
校方坚决拒绝“三青团”进校宣传、活动,所以校内没有“三青团”的组织。而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校内秘密发展党员:“这时五台中学一些进步师生已加入地下党组织,如沈柏春老师就是较早的共产党员。沈老师曾与另一个教地理的地下党员陈老师组织学生到乡下开展反“三征”(征粮、征兵、征税)和反内战的宣传活动……在这样进步的环境里,学校造就了一些革命志士。如考入昆明师院史地系的学生杨畅东在昆明‘七·一五’学生运动中就担任狱中临时党支部委员,在1949年5月下乡参加武装斗争牺牲于云龙县。1943年毕业后考入云南大学的段奇在‘七·一五’运动中担任了云大学生自治会常委,是昆明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49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十支队并调到石屏独立大队任第二武工队队长,于1949年10月与敌伪二十六军二十八兵团遭遇,为掩护战友撤退,英勇牺牲。还有严则楷、张清龙、倪其裕等毕业后参加了革命,不幸在建国前夕光荣牺牲”《大理二中(五台中学)史略》。五台中学不愧是一所有光荣传统又红又专的学校!
五台中学又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如1947年毕业焦善庆(1928~2012.07.07),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人,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系原教授,四川省物理学会理事。 1953年,焦善庆进入西南交通大学任助教。历任西南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四川省物理学会理事,同时是交大物理系创始人之一。1975年,由他首次提出的“基本粒子亚夸克结构理论” ,1987年首次提出的“原子核的考克集团展开模型,均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视。” 1948年毕业的杜国林,洱源人,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担任《中国民族史》硕士研究生导师。著作有《阿昌族简史》等多种,《宗教词典》的主要编写人。1950年毕业的何润,大理人,曾任中央民族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教授。专著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学大纲》、《民族问题概述》等多种。1948年毕业的杨敖,大理人,曾任昆明工学院矿冶系主任、教授,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选矿专业教材《浮选》的编写,并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49年毕业的梁明达,大理人,曾任昆明医学院教授,云南省肿瘤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称号。1950年就读于高七班的晓雪(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人。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35种,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三至第九届理事、全委会委员、名誉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中国南社暨柳亚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云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省作协主席,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等。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云南省文联副主席。1962年毕业的杨一光,曾任云南大学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云南自然地理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卓有成效。
1955年毕业的赵履珠,女,白族,大理市喜洲人。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音协理事。因在艺术上的突出贡献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7年考入大理州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59年为电影《五朵金花》女主角配唱而一举成名。随后调云南省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61年调北京东方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62年至1964年,在中国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学习声乐。1965年又回云南省歌舞团任独唱演员。除《五朵金花》外,还为电影《雷锋》、《名城大理》、《五朵金花的儿女》等配唱插曲和主题歌。在省和全国的声乐比赛和演唱活动中多次获奖。
1955年毕业的李缵绪,白族,云南洱源人,大学文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民族学会白族学学会副理事长。专著《白族文学史略》获1978~198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优秀著作奖;《白族文化》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库》,被译为日文出版;《阿诗玛原始资料集》(科学版)被译为朝鲜文在韩国出版;主编著作有《中国民族神话精编》、《中国民族传说精编》、《白族神话传说集成》、《白族文化大观》;合著《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选讲》等。
1963年毕业的董启汉,硕士生导师,在云南大学外语学院工作,曾经荣获“云南省巾帼教育十杰”“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著作《加强法语基础课的改革与建设,全面提高法语教学质量》(论文)《云南省九七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法汉对照法语常用谚语词典》《法汉对照法语成语双解词典》《法语语法习题集》《太阳系历险记》(译文)等。还有其他一些毕业后工作成绩显著的学生,由于资料不齐,不能一一例举,望海涵。
1952年12月喜洲五台中学结束了私立的历史并由政府接办,并将五台中学更名为大理二中。大理二中和前生五台中学在近八十年的时间里为社会、国家培养出来一万多名学生。这些学生遍布国内,有的在国外。他们中的优秀者在教育、文化、经济、国防、体育、卫生、文学艺术等领域成绩显著贡献突出,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骨干、模范。他们的先进事迹给母校增光添彩。
现在的大理二中比前身五台中学的规模翻了几番:学校总面积37334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9580平方米,有完善的运动场和学生活动场地。大理二中2000年和2001年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第二名,高考成绩逐年上升。学生参加各科竞赛也取得好成绩。2000年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学校”、“目标管理一等奖”,2001年被市教育局评为“中考升学奖”、“目标管理一等奖”。2009年大理二中被列为华中师范大学的附中,由此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我们是五台峰下的儿女,我们是新中国的主人,我们纯洁的心像苍山上的白雪,我们奔腾的血像洱海中的波涛……”不忘初心的校歌声在我耳畔回响,引发我热血沸腾!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