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木船,更多用于展示,不下水,所以防水没必要那么细致认真对不对?”
“怎么可能?!每一艘木船都是我的名誉!”
这是采访结束准备离开双廊时,不经意问起赵思恩的一个问题,他却回答得尤其认真。细想,这也正是这么多年他一直恪守的匠心,如果再追溯,就是赵氏家族一千多年来的造船精神吧!
赵思恩1955年出生于大理市双廊镇玉几岛村,是赵氏家族第七代造船传人。
赵氏家族祖传以造船为业,据“造传世家”展室资料显示,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自唐天宝战争至清杜文秀义军建立水师,赵氏家族的工匠都曾先后为阁罗凤和杜文秀建造过很多大型帆船和各种水军用船,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十年,洱海里航行的大帆船多为赵家所造。新中国成立初期,赵氏家族加入“下关飞轮船舶运输合作社”和“大理州运输公司”,为公司建造了载重150吨的三桅杆“红旗号”和载重50吨的双桅杆“跃进号”大型木帆船,开创了洱海上最大木帆船的先例,并随军进藏为解放西藏建造渡船,还多次应邀到盈江、永胜、保山等地建造捕鱼船只,所建造的帆船以航行快捷、平稳牢固而著称。早年洱海上计4000多艘木船,70%都是赵氏家族所造,赵思恩自己造了上百艘,可以说他和他的家族曾为大理洱海的渔业和航运事业做出过积极贡献。
1996年,为保护治理洱海,所有木质帆船、渔船均依法取缔,赵氏家族的造船事业,也从建造实用木船逐步转向收集、整理洱海沿岸不同时期的各类船型资料,精工细作各种船模,以及传承、传播、弘扬造船技艺、木船文化。目前赵思恩带着家族中侄儿男女建造的各种小船,也多用作客人博古架上的展示,再有,就是应客户的要求,建造各种用途的木船。
比如餐馆养鱼的小木船,鱼养在普通的器皿里,只能活一两天,养在木船里,却能活一周左右,因为木船上会长出绿苔,可以有效保护鱼鳞;又如,客栈小院里作视觉用的小木船,大理蓝天白云映衬下随手一拍就是朋友圈点赞多多的风景;再如,某个文艺小店花台上用来栽种多肉的小木船……这样的小船,两个人一星期左右才能造出一艘,市价在3000元左右。
总之一年下来,赵思恩也要造二三十条小船,除了在下关陪孙子,他就在双廊造船。他在双廊民族文化街的铺面,如果租出去一年可以收入30多万元,但他不,想都没想就把它布成造船世家的展室,一年下来远远卖不到房租,但他喜欢,觉得这样的展示传播,更有意义。而他的几个侄子造船,他除了手把手教,更用他自己置备的工具和材料,卖船所得的钱却归侄子们所有,他亦十分高兴,说:“我是上门儿子,让我老伴多高兴些。”
原来,那些侄子,都是老伴的族人。
2019年末,赵思恩老师得知我要采访他,专程从下关赶回双廊。采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一把一式地在展室背后的院子里教一个侄子造船,那种紧皱双眉、倾囊相授、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早已超越了师徒的情份,让人动容。好在他已经教出4个侄子,虽然他们造的船让他还不那么满意,但他们愿意学,有机会学,加上时间,必能学有所成吧!
说起赵思恩如何成为造船传人,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赵思恩生在洱海边,长在洱海边,加上父亲长年从事采购船板的工作,从小便熟悉木船,包括航船和建造。他从小聪明好学,上学时曾从二年级跳到五年级,初中毕业后,考上高中,却因为家中有6个兄弟姊妹等原因,没能继续上学,由大人作主,把他许到一位同村赵姓的造船师父家里做女婿,还未结婚,便生活在准岳父家,跟着这位整个洱海流域鼎鼎有名的造船大师父——赵景阳学习造船。
今天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想象,早年的大理洱海边,造艘船,是与建房子同等重要的事。造前要择日子,祭海神,造好后,再次祭海神,请经母诵经祈福的同时,还要大宴亲朋好友,吃当地的土八碗。有钱人家才造得起船,一家人连同猪、鸡都数年生活在洱海上,以至于那些猪和鸡,都非常习惯船上的生活,上船时,只要主人轻轻吆喝着“上船喽”,它们就会高高兴兴地乖乖跑到船上。所有的船,都是一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修修补补,一代人又过去了,除了造船,找船师傅修船的人们,常常排起长队。
那时候,造船的师傅,日子非常好过,3.6元一天的工钱,是让很多人非常羡慕的。他们常常是一杯核桃乳扇茶下肚,抽饱了长锅旱烟,喝够了百抖茶,太阳高了才磨刀,慢慢造船……造船师傅一定是要好好伺候的,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再怎么艰难,至少三天一定要给师傅吃一次肉,万事陪着小心,否则,造出来的船可能会哪儿不好使,还有可能会被延长造船工期,因为其中的各种复杂门道,只有造船师傅懂,哪里得罪了,吃亏都不知道亏在哪儿。
正因为如此,在造船这件事的传授上,赵家一直秉承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不过因为赵思恩的父亲当年依靠采购船板吃饭,也是洱海上响当当的人物,两家才说成儿女亲家,赵景阳也才把造船技艺传给赵万珍、赵光明的同时,传给了赵思恩。那是1973年的事情,赵思恩18岁。
从传承谱系来看,赵景阳受传于赵国喜,赵国喜受传于赵小文,再往上是赵永贵、赵阿儒、赵鹤,计七代。同时,第二代传人赵阿儒,曾传于包括赵永贵在内的四个儿子,其中,除了赵永贵外,还有一支人,即赵永生,一直往下传,也传了七代。
和其他徒弟相比,赵思恩学得非常快,这才是最重要的,几个月就学得差不多了,一年多全部学会,造了几年船,又解了数年船板后,1984年,赵思恩开办了造船厂。当时,喂一头肥猪也才能卖三百块钱,而赵思恩却能办起两三万元的造船厂,其中有4000多元,是他在苍山西坡解船板时,当地林业部门的朋友借给他的。
“我是外地人,他们肯借钱给我,可见对我有多么信任!”赵思恩回想起当年的经历,深感庆幸:“4000多元,相当于现在的两三百万元,而且都是十块面值的,我包在纱巾里,紧紧裹在身上,回家办的造船厂。”
那400张带着他的体温、更带着外地朋友信任的十元钞票,如何成为雪中热炭,燃烧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帮助他热火朝天地建起造船厂,今天已无从想象。但这种温度,一定早已渗透在赵思恩的人格和品性之中,惠及他人。而他所到之处,人们必定争相问好,亲敬欣喜之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父才能拥有的爱戴。
一艘木船是如何造出来的呢?赵思恩娓娓道来——
首先选料。在苍山西坡海拔约2200米的地方,精选黑栗木,一棵一棵锯下来,解成一片一片的木板。解船板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春节过后到每年农历七月以前,即雨季到来之前,因为雨一下,“水上树”,解出来的板子品质就不好了。
其次运输。苍山西坡的马帮只会驮驮子,不会驮木板,所以需要从双廊镇伙山村调集长期训练精于驮木板的骡子,一匹骡子驮一片木板,从苍山西坡驮到公路边。随后,赵思恩就会组织车辆,从公路上把船板拉到双廊,或拉至大理港码头、喜洲码头,再经船只运回双廊。这是个大工程,解船板的工人、马帮都要驻扎在苍山深处,连日连夜风餐露宿,饱受煎熬,普通人根本做不了,只有像赵思恩这样聪明、有胆识、能吃苦的人才做得了,所以后来他也才有积蓄建造船厂、水产品加工厂,有了多宗地产、房产和铺面。
“我的事业是苦出来的,草鞋都穿坏几千双。”回望那些解船板的日子,他感叹。
当时的黑栗木15至30元一棵,一人一骡驮一片子下山是4元钱,在解船板和运输的过程中,还有一道手续,是向当地林业部门报批,缴付育林资金,一立方大约40至50元。解好船板运回双廊,市价为70至80元一片,供不应求。
有了船板,接下来就要烤板子,即用火边烤边弯曲船板,直至所需的弧度。如果是刚解的板子,可以直接用,如果放置了一小段时间,就需要泡几天水再用,否则会裂。
烤好船板,紧跟着造龙骨架;制作船型;几百人一起将船型翻过来,制作船底;再翻过来,进行防水工艺;最后翻回来,装修制作船顶、住房、货仓、猪舍鸡舍,一一装好,选个吉日吉时即可下海,大功告成。这样一艘大船,3位师傅,外加专门烤板的2位工人,主人家自己拌“油灰”,差不多两个月才能完成。船造好后,如果不泡在水里,风吹日晒的,不久就会坏掉,但只要泡在水里,船身就会越泡越硬,色泽油黑发亮,十分坚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油灰,是一种防水的浆,用麻丝、石灰、水和油混合而成,一缕缕填到木船接口处的各种缝隙里。四样东西的比例、揉制方法即为考究,稍有不对,就没有粘性,起不到防水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大船下水前,人们会割很多仙人掌,垫到下水的路上,以便木船经过时,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少了船身与沙石的摩擦,从而容易被推下水,还有效保护了船身。由此也可知,白族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少数民族!
直到今天,双廊还有很多仙人掌,双廊街上不时有卖仙人掌果实的村人。虽然洱海上不再有木船,但那段建造木船的时光,以及其中饱醮的智慧,依然莹莹闪光。
下步,赵思恩打算抓紧双廊创建特色小镇的机遇,以非遗传承展示为重点,继续弘扬造船技艺和木船文化。
今天的双廊,坐拥苍山洱海,山光水色滋养着生生不息的特色小镇,长长的民族文化街店铺林立,业态丰富多元,艺术气息浓郁,秩序井然。一个艺术小镇的梦想,正缓缓照进这个古渔村的现实。
算起来,洱海上不再有木船已20余年。当木船成为往事,当洱海之水越来越清澈明亮,在一个普通的冬日午后,碧波荡漾的洱海边,听赵思恩讲述造船的技艺和故事,自有种时光沉淀过的温婉,尤其动人。而他,正是这样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白族造船艺人,在新时代积极探索、践行造船技艺和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子,为他点赞!
赵思恩,男,白族,1955年出生于大理市双廊镇玉几岛村,为赵氏家族第七代造船传人,17岁师从岳父,1984年创办造船厂,所造之船,形体美观、航行快捷、平稳牢固。近年来他带着徒弟们,在双廊创建“造船世家”展室,致力于白族木船文化的展示、传承、传播工作,2016年被评为大理市造船技艺非遗传承人。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