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距离产生美”;并且明确指出,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过程中,如果缺少一定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或者心理距离,很有可能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诚如斯言,我在对山海关的知晓、游览乃至最后的认同上就深有体会,同时固执地认为,只有两个字才能恰如其分地适用于它:“远眺”!
远眺首先是需要时间的——这种远眺实际上是一种认知的冲动或者说心灵的向往,因为冲动得越久,向往得越长,急于亲近的念头就越真,前往观光的想法就越切。记得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博览群书的语文老师就眉飞色舞地传授了万里长城的相关知识:巍巍长城,绵亘万里,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迄甘肃嘉峪关,它与天安门、兵马俑等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那时虽然明白“地大物博”“富饶美丽”等词语的抽象意义,但是毕竟蜗居在偏僻的村野,并不知道天安门有多大、兵马俑有多奇,对于山海关的雄伟险峻,也完全只能靠想象天马行空了。及至初中学习地理知识才开始知晓,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乃明代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由大将徐达选中并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设山海卫构筑而成,这里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对此,桀骜高傲的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在同窗面前夸下海口:“万里长城第一关,唯我步履最颠狂。”言下之意,自己会尽最快时间前往山海关,观其雄伟,望其险峻。然而世事多累,心力不济,当年的夙愿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始终无法实现;而虎踞龙盘的山海关,仿佛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高高地矗立在渤海之滨、燕山脚下,诱惑着我使劲地踮起脚尖,努力地对它进行远眺……
终于觅得机缘奔赴秦皇岛,第一站赶往的便是山海关。与平时想象的关隘迥然有异,山海关的建筑颇具匠心,是罕见的举世奇作,整个布局为四方形,周围约4.3公里,城高14米,厚7米。关城与长城交接处城墙顶宽15米,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城的四面均设有关门,东谓镇东,西称迎恩,南叫望洋,北名威远;城的四门上各筑有箭楼,南、西、北三面的箭楼均以坍毁,仅东门箭楼留存下来,似在与今人倾诉着山海关600多年来的沧桑历史,也在昭示着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进程。
导游的解说虽然头头是道,慕名的游客虽然步履匆匆,可我急于撩开山海关的神秘面纱,于是健步如飞地登上城楼,并且选择了一个游人稀少的僻静角落,双手扶在厚实的墙垛上极目远眺。目之所及,但见万里长城从自己的脚下朝北向着燕山深处蜿蜒而去,那弯弯曲曲的形状如同一条精美的丝带,正捆扎着那本中华民族非凡历史的宏篇巨著;南望渤海,波澜壮阔的壮观令人唏嘘不已,水天相接的胜景使人击节叫绝,“天开海岳,雄襟万里”的感受倏地油然而生,“曾闲山海古榆关,今日行经眼界宽。万顷洪涛观不尽,千寻绝壁渡应难”的古诗似在耳畔吟咏;东观关外,那沧桑的一页早已翻过,如今是多娇的江山,如画的景色;西俯城内,高楼鳞次栉比,商铺人声鼎沸,好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更有那一拨又一拨的游客纷至沓来,或抚今追昔,或凭吊历史,或观光休闲,“朝观沧海日,夕看燕山雨。幼童竞登楼,父老话今昔。”至此,心底涌起的是一股浓浓的爱国之情。
其实对山海关的远眺,仅有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山海关从建关设防的那一刻起,就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戚继光的抗倭、吴三桂的反目、李自成的入关、多尔衮的血腥、蒋介石的狡诈等等这一切,都必须本着尊重历史和尊重事实的态度,去客观地叙述它,去认真地研读它,去详尽地诠释它。那种“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的个人情结,那种“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的自我聊慰,在山海关面前,永远都会是那么的苍白无力,那么的空虚无聊。可是身处和平年代,现在又有多少人了解那金戈铁马的历史,熟知那波谲云诡的故事呢?因此在心理上对其进行“远眺”乃至零距离地“接触”,在当前不仅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显得非常迫切——远眺山海关,精神会为之振奋,豪气会为之冲天;读懂了山海关,感慨会逾越万里,豪情会溢满胸怀……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