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3
星期二 第1489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明日之湖 ——青年作家北雁环洱海田野调查笔记之三十一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明日之湖 ——青年作家北雁环洱海田野调查笔记之三十一

2019 年 12 月 03 日 星期二 阅读:33

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阴

和乐村行

向阳溪村和螺蛳登是连在一起的。螺蛳登往北,环海西路以西是耕地,秧苗青青,绿意可人,往东亦有少量的田地,接着才是湿地,洱海隐在柳林背后。

蟋蟀沟是湾桥和喜洲两镇的分界线,过沟便是和乐村的地盘。我停下步来,顺着河沟走到水边。洱海前面先是一片树林,接着是一块面积很大的湿地以及由柳树、桉树、水杉组成的林子,那是洱海边的百鸟天堂。河沟穿林而过,水还算清澈,水底的游鱼排出密集的长队,在我的脚步声中像是一群惊慌失措的飞鸟,有的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在水中留下一团泥污。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捉鱼的快乐,那时常有人会因为一条食指长的小鱼迟到,或是挖坏了沟边、田埂而成为老师和家长责骂的对象,但他包在荷叶或是塑料袋里的小鱼,会引来许多同学无比艳羡的目光。

几周接连不断的雨水,让洱海水清澈许多。远处的村庄被绿树包围,曲曲折折的湖岸,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近岸多有水生植物,一点点艳丽的小花绽放着,如同撒满夜空的星星点点。微风轻拂,送来一丝丝凉意,这个时候最适宜在湖边的草地上小坐。但我却不敢长久停留,因为紧随天气和雨水一起生长的水草已至齐膝的高度。昨日已是夏至,一出太阳,天气就立即暴热起来,万物生长,到处一片生机勃勃之象。湖岸风吹芦苇,窸窸窣窣的声音里掩藏着鸟儿快乐的啼叫。记得早年在家,每至立夏过后,大人就不再准许孩子们到草丛里玩耍了,说草丛里有“长尾巴怪”。早晚时分,大人们连自己出门也都会变得备加小心,点个火把或是打个电筒,院子里也常会预备着些防蛇的棍子。而节令一到,农人们还会从灶窝里撮上些草木灰(也可能是石灰沫),沿着房子、大门和围墙脚厚厚地撒上一遍,俗话说是“勒墙角”,而院子里用来洗漱的水池边也会种上菖蒲草,据说这样可以防制毒蛇。

是的,蛇有可能是让所有人都谈之色变的动物。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放学路上,正当我独自一人蹦蹦跳跳快乐行进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条青色的长蛇从路心横穿而过,仅只两秒钟就不见了踪影,吓得我就似被使了定身法一样,在原地呆立不动,直到后面来了大人,才怯生生和他结伴而行,并告诉他刚才有一条蛇经过。此后几年时间,每当一个人走到那个地方,我依旧还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如今这样的回想也让我略有几分脊背发凉,便赶紧离开湖滨草地。事实上蛇在当下已经变得十分少见了,环境的变迁,加之我们人类的贪婪,在今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每天都会有一些物种永远地消亡。湿地里,包括蟋蟀沟在内的许多沟河,在水流平缓处被人支上了迷魂阵和渔网,一层又一层,此时差不多正是鱼儿产卵的季节,可这些水中精灵须穿越多少困难险阻,方才可以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稍有不慎,就会带着一腔尚未产出的鱼籽,成为我们餐盘里的美味。早年曾听大人说起,老家当年也有猎人,但在动物繁衍季节,他们是不会上山的。可如今我们却不给一条鱼休养生息的机会。我说过,保护洱海不是为了打包一湖纯净水,没有水底完整的生态系统,会使我们一切抢救性治理都变得软绵无力,甚至徒劳无功。

和乐村鸡犬相闻,它属于河矣江村委会。这个村子我以前来过,凭印象再往前不远应该就是江上村,但此刻村前却正在大拆大建,地面坑洼不平,一辆辆大车来往不断,我看不清它们载着些什么,因为车轮一过就扬起大片粉尘,顿时将我心中所有关于这个村子的一切美好印象都一扫而光。河乐沟从繁忙的工地中央穿过,最终流入洱海。入湖口有两三艘采沙船,湖岸上立有一堆堆砂石,不知这是为了清淤还是采沙。多年从事洱海环保研究的杜宝汉先生认为,洱海保护应当补沙,因为沙石亦有水体进化的功能,数年前因为洱海中过度的沙石采挖,破坏了水体的自净功能,所以他认为补充湖底和沿岸的沙石能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电子地图显示,河矣江共有四个自然村,和乐分南北两村,从村中心直通南北的大路走过,洱海被沿路的房舍遮盖,通过一条条长巷,方能到达湖滨,我只能看到长巷尽头一段段意象中的洱海。过了河矣江村,我没有停下,从村舍中走出继续向北,我很快又来到湖边,环海西路的弯折处,有一座古意十足的小寺庙隐在洱海之滨一两株年代久远的大树之下。虚无圣寺——寺庙的铁门上挂着的匾牌所写,但门却紧锁,我继续向前数十步,才在靠近湖边的拐角找到了入口。进门后遇到一位看门的老大爹,我问他是否可以参观,他却答非所问,说这是“八母庙”。我想向他打听一些信息,却和他语言不通,同时也无法从手机上查阅到相关的内容。好在寺庙陈设简单,面积亦不大,以“品”字格局,分成三个院落,我走了一圈,让我着迷的还是门口正对的一座六角三层阁楼,木瓦结构,重檐斗角,造型精巧,古意盎然,而且雕梁画栋,功夫独到,尽管年代久远,却依旧色彩明艳,遥想落成当年,肯定是洱海边上一座了不起的建筑。我进入其中,在昏暗的光照下沿着环旋的木梯拾级而上,三层阁楼,依次供有佛祖、菩萨和龙王,屋房的旧意让人感到了岁月的古深,我怀着虔诚之心,磕了一遍头,又下楼来。

离开之后我却稍有些不能平静,我在思索我们一直所倡导的文化自信。前几天出差,在酒店客房里看了会儿电视,一个纪录片里说到了广西容县的真武阁。为此我专门上网搜索了一番,方才知道这是一座建于明万历元年的古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但却是四大名楼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并且没有经过重建的完整阁楼。

比起其他古楼,真武阁有三大特色,一是整座古楼的地基没有使用坚硬的石头,而是就地取材,利用砖砌成墙,然后填上河砂夯实而成,历经百年雨水洗刷却不曾倒塌。二是整个阁楼的结构中没有使用一颗钉子,而是利用木隼结构,巧妙的结合、合理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使得整个古楼至今稳如泰山。三是在真武阁的整体结构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莫过于二层有四根悬柱。这四根悬柱需要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数千斤的重荷,柱脚却悬空不落地,而这正是真武阁建筑最大的绝妙之处,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像天秤一样维持整座建筑的平衡。

看完纪录片时我忍不住一阵感叹,原来早在400年前,中国就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艺。在我们盲目追求与世界接轨的今天,是否也该反思一下我们祖先、包括我们自己的软实力。前久一直在读《源氏物语》,透过另外一道视野看中国,这部被称为日本最高成就的文学丰碑,却让人加倍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首先整本小说都是循着白居易的著名长诗《长恨歌》写成的,可见当时中国文化对日本国民价值观的影响之深。从书中可见,当时日本社会,自上而下都因循着“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价值观念,认为只有女孩才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于是,日本国民以接受汉式教育为荣,作汉诗、习汉字,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希望能用优异的汉化教育给孩子叩开一座幸福之门。其次是中国国力对当时日本的影响,包括帝王家庭光源氏在内的上层社会,所有奢侈品一律源于中国,如纸墨、丝绸、珍珠,甚至建筑工艺和着装打扮等等。

如今时不过千年,两国民众的思想境界却发生了无法想象的变化。改革开放初年,国民一度疯抢产自日本的电视机和各种电子产品,而今我们依旧在拼命地购置日系汽车和电子器材。我的一个朋友,甚至只有十天的休假也要去一趟日本或其他国家,并在朋友圈里晒美图。放眼去看整个中国,随便建一座大楼,都要打出某某国外机构设计的牌子,似乎不这样做就没有了知名度、美誉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你又可曾想过真武阁,包括大理的崇圣寺三塔,还有我在八母庙看到的小阁楼,千百年间历经多次大地震,至今依旧高峙于中华大地,稳如泰山。说到底,并不是祖先比我们更聪明,而是他们拥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心平气静、坚持如一,把一辈子的心血都用于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并且始终敢于坚持、勤于创造、乐于创新,用坚定的信念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创造出不愧于时代的精神财富。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