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穿越传统——手扎的世界”巡展大理站在大理古城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开展,这也是大理石天然之美与扎染技艺的首次碰撞。
在人们对大理的认知中,除了苍山洱海自然景观之外,扎染和大理石是最为明显的文化符号,两者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此次展出的作品,是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综合艺术工作室的师生首次尝试用扎染技艺去表现大理石肌理的天然之美,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创新,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审美上的提升和享受,也给大理传统文化未来发展之路带来更多的思考。
参与作品创作的薛滔是大理本土人,他向记者讲述了关于这次创作的感受:“扎染这种传统技艺非常有价值,但是它被局限了,谈到扎染我们就想到桌布、窗帘,它的生命力不止仅限于此,它应该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语言方式,这种语言方式可以被不同的人使用,表述出不同的内容来,所以我们就进行了画面尝试。我们做了水墨画的、肌理效果的、抽象的、具象的各种尝试,让它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画面。”
此次的展出地点“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是迄今为止世界唯一的景观式天然大理石画博物馆,馆内汇聚了当代许多大理石名品,在这样的环境下观看展出,可以让人感受到大理石与扎染技艺碰撞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馆长李振葵表示,大理石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启迪人的智慧,艺术家们从大理石中得到启发,做出这么好的一批艺术品,是非常有价值的。
据了解,此次大理站巡展由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艺术设计系主办,展出作品44件,展出时间1个月。
记者 杨尔华 徐建伟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