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9月10
星期二 第1436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一家     三代教书缘 大理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百问百答 瓦壶天水菊花茶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一家 三代教书缘

□ 作者 徐成文 2019 年 09 月 10 日 星期二 阅读:28

父亲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的孩子也将报考师范院校,我们一家三代与教书结缘。

父亲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终于在爷爷的开明下念完小学。贫寒的家庭无法再为父亲提供读书的机会,父亲以依依不舍的姿态告别了校园。那是个文化人稀缺的年代,小学文化的父亲居然被当地人尊为“知识分子”。在大队支部书记的鼓动下,父亲脱下满身是稀泥的外衣,走上了大队小学的讲台,给放牛娃当起了老师。

关于父亲教书的记忆,完全来自于他的自述。父亲教书很老实(今天叫敬业),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孩子的起居洗漱全靠母亲一人。那时教书是没有工资的。在“公分”盛行的年代,父亲的薪水就是每天7分的“公分”。人口众多的原因,我家每次从生产队分回的口粮少之又少。母亲总是撅着嘴,常常在父亲耳畔唠叨,说一个教书的起早贪黑才7分“公分”。父亲一气之下,回家当起了大队的会计,一位姓向的后生接替了他的工作。从此,父亲告别了神圣的讲台,专心于他的农村会计。

高考结束,需要报志愿。父亲说,农村孩子考个师范找个饭碗再说。其实,他是想让我接过他的衣钵,继续教书育人。自然,我被一所师范学校录取。

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县里较为偏僻的中学任教。报到那天,父亲和我挑担背包,到了那所孤庙似的学校。虽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但眼见破烂的教室和寝室,我心凉到了脊背。父亲调侃,总比我当年教书那地方强吧。条件艰苦,你只要奋斗,好的学校自然会请你去的。我牢记父亲的教导,把教书育人当成事业来做。虽然学生基础差,但我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每天学有所获。为了提高农村孩子的作文水平,我常常写“下水作文”,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其实很容易。长期这样“下水”,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少。于是,我的拙作变成铅字散见于报刊。每有汇款单从远方飘来,我就会乐上一阵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的熏陶下,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增,也有少许学生的作文发表于一些报刊。猛然间,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师。

后来,因为写作的缘故,我被一所重点中学的领导赏识,没有花费一支烟就调动了工作。领导对我充满了信任,将尖子班交给我。三年的时间,虽说弹指一挥间,但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我最清楚。学生参加中考,成绩异常的优秀。眼见学生个个灿烂的笑脸,感觉我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而今,我远离了袅袅炊烟的农村,教育着城里长大的孩子。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依然靠着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在有车有房有蜜的有钱人看来,我这点收入实在是不足挂齿,但我依然坚守这方精神的家园,愿一辈子搭上身家性命,教书育人,直到退休的那一天。

儿子马上高考,我与他达成共识——报考师范大学。让他接替我的教书育人,犹如当初我接替父亲一般。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