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抓整治、多管齐下严治理,多措并举扮靓农村人居环境。
突出高位谋划抓推进。立足于保存记忆、留住乡愁,加强对民族文化、乡村古民居、古庙宇等文物古迹遗存的保护,强化风貌整体性管控,完成318个自然村村庄规划修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三五”规划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大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抓实城乡“四治二改一拆一增”、村庄“七改三清”行动,科学制定《大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18-2020年)》,以湾桥镇古生村等5个自然村为示范村,以点带面,及时推广成功经验,完成国家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创建任务。
突出综合施策抓整治。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禁四推”,全面禁种大蒜,2018年回收蒜种近6000吨,含氮磷化肥禁用禁售,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稳步开展。全力整治农村“两污”,建成环洱海流域垃圾中转及处理体系11座,采取“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压缩转运、市处理”五级联动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达到日产日清,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洱海流域禁养区43家规模养殖场搬迁关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现达90%。洱海环湖截污工程提前18个月闭合运行,构建了32座标村落污水处理设施、3400公里管网、7.47万座“四水全收”农村化粪池等为一体的截污治污体系。全面推行农村个人建房联审联批,严控村庄建筑风貌、体量,实施以双廊为主,大凤大丽路两侧、生态廊道及中央环保督查反馈整改区域的风貌整治提升,拆除违章建筑11.48万平方米。全面开展“三清洁”活动,整合创文、创卫、“三清洁”、城市基层党建挂钩服务网格,将环境保护、“门前四包”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常态化管理机制。
突出完善基础抓民生。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三五”以来新建农村公路580公里,完成投资5.3亿元,实现111个行政村、504个自然村村村道路通畅。大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2018年以来,全市共实施4类、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3910户,易地扶贫搬迁153人 42 户。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市行政村实现宽带通行和4G网络全覆盖、5G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成。城乡统筹供水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阶梯水价全面施行。全力推动洱海流域保护“三线”划定,打好1806户64万平方米生态拆迁攻坚战,按照“优先恢复完善和强化洱海生态功能、兼顾健身康养和大理文化体验的功能”定位,全面开展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强化复绿、增绿、补绿,临“绿线”房屋建筑“一户一方案”风貌提升工作顺利开展,1公里示范段建设得到各级好评,50公里生态廊道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全面覆盖,建成农村学校214所,新建改建公厕138座,实现11个镇区建成2座公厕以上覆盖率100%,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建1座覆盖率达97.2%。投资2664万元,建成5761路治安摄像头,自然村实现不低于4路全覆盖,农村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周应良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