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浓,千家万户都已进入梦乡,市殡仪馆大厅内依然灯火通明,陆陆续续有遗体运来。前台工作人员登记办理遗体火化手续,大厅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秩序,火化间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遗体火化……稍有片刻时间休息,看看大厅外,天已经蒙蒙亮。对市殡仪馆工作人员而言,这只是一个普通的24小时工作日。
随着我市殡葬改革不断深入,殡葬改革政策得到广泛宣传,提倡遗体火化代替传统土葬方式也正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市殡仪馆的遗体火化量也由几年前每年不足1000具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1400多具。此外,群众中有“看日子”“看时间点”火化等特殊的风俗习惯,殡仪馆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半夜接运遗体并进行火化。“不能坐视群众的需求不管,我们要拿出一个办法来,既要巩固好殡葬改革取得的成效,又要尊重好群众的风俗习惯。”市殡仪馆党支部书记坚定地说。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市殡仪馆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员先锋岗为载体,实行“党支部+干部职工”工作模式,在全州殡仪馆第一家率先提出“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8760小时”不间断为民服务的承诺,实行白班、夜班两班交替工作制度,每一个班次11人值班。市殡仪馆现有23名干部职工,其中党员11名,要求每个班次值班必须有2名党员带班。
“殡葬行业的工作对象很特殊,经常要面对腐烂的、患有疾病的遗体,心里压力大、工作任务量大,还要常年熬夜,我们的党员干部职工或多或少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大家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一连几天24小时值班也是常有的。即使不值班,遇到突发情况,也要第一时间赶回馆里。”市殡仪馆馆长介绍,“11名党员冲在前面,带领其余干部职工,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大家上下拧成一股绳,着力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我市作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殡葬工作任务艰巨。市殡仪馆作为落实殡葬改革任务的单位之一,在遗体火化、节地生态安葬、殡葬政策宣传落实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先后被省州市相关部门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先进典型。其中,市殡仪馆馆长因在殡葬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沈世超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