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大理喜洲仁里邑水泵站到霞移溪路段时,时常会看到一位穿着橙色马夹的滩地管理员,或是在岸边清理游人随手丢下的垃圾,或是划着一艘铁皮船在波光粼粼的洱海上清理垃圾和水草。他就是喜洲镇仁里邑村老党员王树兴,至今在这一平凡岗位上工作已16年。
16年,从47岁到63岁,从壮年到老年,5800多个日日夜夜,不管寒来暑往、刮风下雨,王树兴始终如一地坚守在洱海滩地捡拾垃圾、捞海粪……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守护着洱海的清澈,只为了儿时的美好记忆。
2004年,为了保护洱海的碧水清源,王树兴毅然放弃了祖辈们围海捕鱼的传统生活方式,穿上了环保马甲,成为了一名滩地管理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仁里邑水泵站到霞移溪之间长度为1.8公里的滩地和水面清洁。
当时,附近村民保护洱海的意识不强,生产生活垃圾很多都被倒入洱海,那几年每天需要打捞的垃圾特别多。两个儿子看到王树兴每天早出晚归,身上的衣服几乎没有干净过,每个月也只有几百元的补助,就多次劝说他不要再做滩地管理员了,吃力又不讨好。“洱海保护不只是口头说说,不管有多脏、多累、多苦,但总要有人干。我作为一名党员,更重要的是,我从小生在洱海边、长在洱海边,对洱海有着深深的感情,保护洱海我责无旁贷。”王树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并且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16年中,每天7时多出门,傍晚5、6时收工,这对王树兴来说是常态,若是遇上刮风下雨天,晚上也要到洱海边巡逻。无论是清理洱海中的水葫芦、应急打捞蓝藻,清理滩地上的垃圾、对海草进行分类及清运,还是在滩地上补种、植树以及做好环海路的保洁,面对这项繁琐的工作,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常年坚持奋战在第一线。
16年来,最艰苦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当初反对王树兴从事这项工作的两个儿子也改变了态度,觉得父亲做的工作虽然又脏又累,但总需要有人去做,特别是随着王树兴负责的这片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让村民们刮目相看,也让他们为王树兴的工作感到自豪。现在周边村民或者游客虽然有人还时不时随手丢垃圾,但是只要稍加提醒,他们便会捡起来,乱丢垃圾的少了,清洁工作比以前好做多了,洱海水质也变好了,这是王树兴感到最开心的事。“我今年有63岁了,但是我的身体还很好,如果需要的话,我还可以再干三五年。” 王树兴由衷地说。
16年里,王树兴穿的雨鞋已经坏了40多双,打捞所用的特制网兜用坏了近50个,铁皮小船也换了七八艘。他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作为一名滩地管理员,他穿的鞋、用的工具和小船都是他默默付出的最好见证。王树兴经常说,希望过几年,自己干不动的时候,洱海已经变回自己儿时记忆中的样子:青山碧水蓝天,湖面上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小船,大人们撒网捕鱼收获满满,孩子们在湖边的草地上愉快地玩耍嬉戏……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