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7月2
星期二 第1386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鸳鸯之美 饭桌上的牵牛花 大理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百问百答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鸳鸯之美

□ 作者 钱续坤 2019 年 07 月 02 日 星期二 阅读:18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从受教育的各个渠道获知,对爱情最为忠贞的鸟类莫过于天鹅、孔雀、大雁等几种;当然,“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李白《白头吟》)的鸳鸯也在其中。追溯起来,最早知道“鸳鸯”这个词应该是在懵懂的少年时代,其时,酷爱黄梅戏的母亲总喜在劳作之余,在父亲的二胡伴奏下,演唱《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鸳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鸟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父母亲,自然无法用语言来回答我们连珠炮似的追问,只好从床上拿来那一对绣有“鸳鸯戏水”的枕头,从色彩学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一二。从外观上看,鸳鸯酷似野鸭,有着扁扁的嘴巴和短短的颈项,不过体型偏小;最明显的区别,鸳鸯的羽毛比野鸭不知要华丽多少倍,雄性头顶为金属翠绿色,枕部丛生赤铜色特长羽毛,与后颈的金属暗绿色和暗紫色长羽形成鲜丽的羽冠,并且两侧各衬有宽阔白纹一道,尤为突出的是,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船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与醒目,其整体形象用成语“凤冠霞帔”来形容,最为合适不过;雌性的羽毛虽然稍微逊色一些,其背部为苍褐色,眼周和眼后各具一条白色纵纹,头与颈的两侧呈浅灰褐色,上体余部皆为橄榄褐色,下体大多为白色,我们把她称作惹人怜爱的“灰姑娘”,乐得父母亲连说这个比喻既准确贴切又形象生动。

尽管父母亲对鸳鸯的好感仅仅停留在形态美上,而人类对鸳鸯的认知其实由来已久,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就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的诗句。它们主要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之中,最有趣的特性是“止则相耦,飞则成双”,这是鸳鸯最为崇高的品质——品质美,永远令人望其项背。对这种长相厮守、不离不弃的品质,崔豹《古今注》云:“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它是“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并且强调:“雄鸣曰鸳,雌鸣曰鸯。”

李时珍的定性现在自然不容置疑,可在中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情同手足或志同道合的兄弟的——这种“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美德,一直备受世人推崇。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文选》中摘录《苏武李陵赠答诗》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的诗句,这里是李陵、苏武之间表达友情而赠别的诗。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鸳鸯》的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这里的鸳鸯是比作陆机、陆云兄弟的。三国魏曹植《释思赋》云:“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该赋的前言就明确交代:“家弟出养族父郎中伊,余以兄弟之爱,心有恋然,作此赋以赠之。”

据考究,把鸳鸯比作恩爱的夫妻,最早出自初唐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中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的句子,这是追求恋爱自由的铮铮誓言,是历代传诵的千古名句,“池上鸳鸯鸟”“水中比目鱼”后来常被人用来形容恋人或夫妇出双成对,形影相随。在此之后,一些文人墨客便竞相仿效这种寓意,最终将鸳鸯约定俗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杜甫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的佳构,孟郊有“梧桐相持老,鸳鸯会双死”的妙句,杜牧有“尽日无云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的赞语,苏庠有“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的讴歌;唐代的崔珏更因一首《和友人鸳鸯之诗》而名声大振,从此赢得了“崔鸳鸯”的别名。

也有人认为“鸳鸯”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这种说法虽有点牵强,但并不附会,毕竟这是符合道家“阴阳相生,日月盈昃”思想的,故而“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其实都含有男女情爱意思的表达。

既然鸳鸯有着如此俊美的颜值、崇高的美德、美好的寓意,那么我们也应该像鸳鸯那样,踏踏实实地去爱一个人,哪怕似水流年,也无怨无悔;哪怕稍纵即逝,也熠熠生辉……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