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5月29
星期三 第1363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市医保局多措并举守护百姓“救命钱” 大理镇组织学习考察“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 图片新闻1 洱海岸边话大鱼 我市强化苍山景区安全生产及森林防火工作 图片新闻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洱海岸边话大鱼

□ 作者 段金凤 2019 年 05 月 29 日 星期三 阅读:38

今年里夏日炎炎的一天,我到江尾的乡下去做客,见有人在街上卖一条大鱼,引来不少人围观。这条还活着的大鱼通体甲片金黄,吻须白红,体型偏短肥,正在一个还盛了点水的大塑料盆里作绝望挣扎。大鱼有十多公斤重,如真是洱海野生大鱼,那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据卖鱼的汉子声称:是他昨晚偷偷划船下海,捕捉到几年难得一见的黄壳鱼,少说也要50元一斤才卖。

现今黄壳鱼在洱海里实属罕见,不可能轻易捕捉到。笔者查阅过相关资料:黄壳鱼属中缅边境附近特有食疗鱼,学名四须鲍,是国家保护的珍稀鱼类品种。由于以往过量捕杀,目前仅怒江支流南捧河里尚有部分野生鱼存在。黄壳鱼体型较大,记载有重达30多公斤者。该鱼外形呈梭,鱗片也较大,两侧的线鱗呈金黄色,口阔鳃圆厚而大。它外观美丽,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吃起来口感非常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美食大理砂锅鱼,便是以黄壳鱼为原料做成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滇西一些地区开始人工繁育黄壳鱼的研究,并取得部分成功。现国内野生黄壳鱼的总数量仅100万尾左右。而江尾街上卖的那条大鱼,鳃软鱗小、体型偏短胖,显然不是真正的黄壳鱼,属一尾稍变异的黄鱗大鲤鱼而已。即便如此,这鱼能在淡水湖泊里长到足够分量,亦实属不易,它本应为洱海生态保护发挥积极作用,却被无知者偷捕并贩卖,这是不能容忍的。

在欧洲和北美洲,湖泊、江河流域的珍稀鱼种和特大鱼类早已严禁捕捞。美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在1990年就做过一次调研:发现体重在0.8公斤左右的年轻雌性石斑鱼一次可产卵15万粒;体重在2公斤左右的中年石斑鱼,一次可产卵70万粒;而体重在三四公斤的石斑鱼一次可达170万粒左右,是年轻石斑鱼的11倍。不但如此,中、老年石斑鱼卵成活率远远高于年轻石斑鱼,捕捉一条老年石斑鱼,对种群再生力的破坏程度远高于杀死10条年轻石斑鱼,这是淡水鱼类和陆地哺乳动物之间截然不同的地方。

由此可见,保持水域内一定数量的大鱼,对生态环境中鱼类的繁衍数量和繁衍速度至关重要。至今,洱海里的鱼不是太多,而有分量的大鱼更是太少。洱海水域里的名贵特产鱼类里面,除弓鱼较小外,几乎都是偏大的鱼,如“桃花鱼”“青鲫亮”“黑头鱼”等等,但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几近灭绝。除去自然因素外,便是人为的过度捕捞所致。“洱海不产名鱼、砂锅鱼空留其名”,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保护洱海,需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科学道路,洱海名鱼、美鱼类的繁衍培育,不能再搞小打小闹,仅靠外来鱼苗的投放补充,搞点经济效益,让洱海丢失了自己的精美名片。

新时期要有新观念。保护洱海大鱼,其中就也包括对地方珍稀品种鱼类的研究、调查、培育、推广和全民参与的共同环保行动。政府也还应出台更加细腻、更加全面的洱海保护法令,强调对野生鱼类的保护。至于那种知法妄为,违抗封湖禁鱼规定,进而偷偷捕捞洱海珍稀鱼种者,该怎么法办的,就该怎么法办,一点含糊不得!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