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4月9
星期二 第1331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明日之湖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明日之湖

——青年作家北雁环洱海田野调查笔记之三

2019 年 04 月 09 日 星期二 阅读:83

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晴

葶溟溪以北

在夕阳将落的时分,我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把车子停到洱滨村外的湖边,接起一周前中断的步子,继续往北行进。

说实话,我早就有些迫不及待。在南岸的城市,尽管我每天都可以远远看见一角洱海,但自当决定用步子丈量洱海,她就如同我早已许定的情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手里拿着的是约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我多么渴望能像我所崇敬的缪尔那样,尽管囊中羞涩,却依旧可以将数月的时光交给他所钟情的山地,心无旁骛地领略内华达山深处的莺飞草长、岩石瀑布、蓝天白云……

事实上洱海并不大,面积大约256平方公里,湖岸线116公里,环游一周顶多不过130公里,选用汽车、电动摩托甚至自行车,至多就是一天时间。以往也曾听说过一些公益的徒步活动,起早贪黑,也就是完完整整的两天而已。但我却不愿意这样毫无虔诚地走马观花、潦草应付,并且我还要带上妻子和七岁的女儿,让她们陪我一同完整地感受洱海的心跳。

洱滨村往北大约300米就是葶溟溪入海口,但此时它和阳南溪一样断流了,据2017年的监测结果显示,葶溟溪断流时间长达11个月,干涸的河床让人看得心痛。在中国北方,许多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冬春时节数量绝少的一小丁点水,常被水坝拦住,积水成湖,于是在人口密集区照样不乏有开阔的水面。但我知道那是一种类似于自我安慰的视觉欺骗,那种无法自由奔流的水就是一种被囚禁的水,除了自然蒸发,它甚至不能参加任何其他渠道的自然循环。据1998年出版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志·环保志》,洱海环湖共有大小河道117条(包括农田出水沟渠),苍山十八溪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清洁补给水源。一位多年从事洱海水质研究的专家告诉我,从每年入冬开始,因自洁功能的需要,洱海生态体系对十八溪清洁源流的迫需可谓是求之若渴,可让人痛惜的是,如今竟有12条是季节性河流。但真正到过每一条溪流源头处的人,就知道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除了冬春干季流量减少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洱海西岸居民不断增加,农业灌溉、建筑等生产生活用水加剧,有的居然在源流处就被商家堵接后用以生产纯净水,或是建造电站,而更多的散兵游勇则是近年来的自来水用户,取而不足,便有不少民居别墅在房侧自行钻取地下水。毫不客气地说,我们是在加快生活优越化的同时牺牲了生态。同样在洱海水源地,我却曾见过有些村落就在村中心建成一个大型蓄水池,引来清洁的溪水,池满则水自外溢,村民、路人及周边居民皆可前来免费取水,但任何人都不可以将之擅自接回家去。在下关老城,跨越千年的大井和二井,人们至今遵循着“头井饮用、二井洗菜、三井洗衣”的集体用水公约,最大程度释放水的能量和效用,上千年来一直成为我们感佩的道德美谈。诚可见,在新农村建设中制定怎样的用水规则和道德伦理,更大程度地提高清洁水源的使用效益,也将是保护洱海水质的一个重要渠道。

葶溟溪一过,树木和水草密集的湖畔多有沼泽,许多地方都无法行进,我相信丰水季节,湖水可能会到达这个高度,但此时这些地方离湖滨尚有三五米之遥。我最终只能像是一只小鹿,蹦蹦跳跳地回到环海西路上来。路被挖去一半,可能是要掩埋截污管道,女儿便走上路边仅存的一线路基,张开双臂如同体操运动员行走在平衡木上。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在让人惊叹,前几天她和小外甥不知从哪里弄到一个小口罩,两人就在客厅里的沙发上玩起了医生和病人的游戏,连续好几天都不曾中断。亲近自然,他们总能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我很快被湖里或是湖岸上的新奇吸引过去。水草深处或是湖滨林间,不断有阵阵鸣禽悦耳的啼叫,但我却无法分辨,除了家燕和麻雀,我对其他所有鸟类都似乎毫不知晓。说起这些,我甚至不能原谅自己同样来自农村,因为相对于那些生活经验更丰富的人们,我却不止一次地发觉,他们不只比我更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和耳朵,每次野游都能比我拥有更多一分快乐和收获。

我由衷希望这一课能在洱海边补回来。透过水草和湖滨树林,我远远看到一群鸟儿正循着湖面平行飞行,忽儿急速上升,忽儿又急剧下坠,壮观的气势让我想起了电视里某次航展的飞行特技。这一发现同时告诉我:人类的许多创造都来源于对自然的模仿。继续前行,我在湖边的树林里发现一个坚固的木架,显然这是一个别致的钓鱼台,前几天春雨不断,让我同时想到了“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之美。的确,生就这样一方洁净的洱海,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渔产品。当香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干热的波斯诸国,对长年饱受味觉之苦的波斯人而言,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种伟大的创举。但在饮食安全世人皆忧的当下,我们的味觉似乎已完全被“饲料加佐料”的悲剧反复欺骗,最终对肉的原味已经不得而知。在作家叶广芩的中篇小说《黑鱼千岁》里,一根筋的儒与奶奶有这样一段对白:

太婆说,逮它干什么,獾浑身上下除了油没有别的,一股腥气,你要是真馋肉了我明日跟法娃要些钱,你到终南镇上割它五斤大肉,一次吃个够。

儒说,谁稀罕大肉,现在的猪都是激素催的,还要配上什么瘦肉精,本来大半年出栏,如今发展到两个月就进屠宰场,咱们不是吃猪肉,是杵吃猪饲料呢。

在水乡大理,夸赞一个人聪明的理由,常常是说他吃鱼长大。而有特殊生活习惯的人,一辈子非鱼不食。生活在洱海之畔,对于饮食挑剔的人的确说得上是幸福。一本由大理州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的地情读物《大理名水》中说:“洱海中的鱼类有35种之多,其中土著鱼21种,而且有许多是洱海特有的鱼种。”在大人的记忆里,弓鱼应该是洱海之中品质最好的鱼类,而它对水质的要求也特别挑剔,据说在繁衍过程中为逃避天敌,它甚至能顺着苍山十八溪水,弓着修长的鱼身一直爬到苍山之顶的水源地产卵。在地方文献之中,洱海源头之一的海西海,据说还有一种肉质更为鲜美的“檀香鱼”,如今却已经完全灭绝。我听说曾有洱海当地居民用拖拉机机动船撒上千米的大网,一次性打出上万斤鱼而无法出售,为怕环保执法部门处罚而偷偷将几千斤死鱼拉到无人居住的山地掩埋。我也曾亲眼见过有人在洱海水源地电鱼、炸鱼或是毒鱼,不知是贪图一餐美食还是利益驱使,如此灭绝性的捕捞是否曾让他们有过良心的不安?

我真不敢想象,假如有一天,洱海鱼类甚至更多美好的东西,只能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或是文献里,那会是怎样一种让人痛心的事。保护洱海,我想我们的任务并非是打包一湖硕大的纯净水,更重要的是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保护洱海生态系统的完整。近两年,政府部门已颁布了无限期的禁渔令,可就在此时,我亦不时地看到常会有穿着橡皮裤的人骑着电摩托,提着水桶借着夕光出现在环海西路上,突然在某个地方停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进芦苇荡中,轻而易举地深入洱海之中拖出他昨晚下好的“迷魂阵”,倒出鱼儿又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