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3月1
星期五 第1304期

大理时讯时政要闻 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洱海保护治理工作 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提升 图片新闻 大理市市民基本文明行为15条 我市聚焦教育保障权益助推脱贫攻坚

第1版:时政要闻 PDF原版PDF下载

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洱海保护治理工作

2019 年 03 月 01 日 星期五 阅读:56

2月26日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乡村新改革 洱海:环保债 谁来还》节目,全面聚焦大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

“洱海是云南的第二大淡水湖,这些年火爆的旅游开发,当地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让这片绿水青山的环境承受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确保湖水的质量,为了让子孙后代还能享受到洱海美丽的风光,这几年来,当地政府对洱海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当期节目围绕餐饮客栈“压垮”洱海生态、洱海生态问题带来农业变革等内容,展现了政府、投资者和当地居民为保护好洱海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牺牲,并传递了“恢复环境要‘放眼量’”的观点。

根据“2013年至2016年,大理的餐饮客栈出现‘井喷’。洱海流域核心区一度有餐饮客栈将近2500家。2017年年初,不堪重负的洱海,终于亮起了‘水质警示灯’……大理政府迅速启动了洱海‘抢救’模式”这一背景,节目重点聚焦了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工作。2018年5月30日,大理州公布了《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划定了洱海保护的“蓝线”“绿线”和“红线”。蓝线即洱海湖区界线,绿线即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红线即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环洱海周边面临一场规模空前的生态搬迁和腾退,首当其冲的就是绿线范围内的1806户客栈和民宅。

在节目中,大理市委书记高志宏表示,实施“三线”划定,是为了让洱海有一个生态隔离带,能够更好地修复洱海的“肾”功能,增强洱海的自我净化能力,真正达到治本的目的。大理镇才村党总支书记张继国介绍了才村“三线”划定生态搬迁工作开展情况,并阐明了必须做好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保卫洱海水质。才村村民杨增发对生态搬迁表示理解和支持,他觉得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喝到干净的洱海水,必须要保护好洱海。

“不仅是开发过度的客栈和民宅,污染洱海水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当地农业种植带来的污染,洱海边大量种植耕地上使用的农药、化肥,经过雨水的冲刷渗透,最终都会进入洱海,污染湖水的水质。”节目还聚焦了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2018年8月,大理州出台了《关于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在洱海流域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上关镇原本种植大蒜的土地,都改种了蚕豆。

此外,节目还关注了“大理州全面停止洱海海东开发区建设,诸多房企工地停工”的情况。高志宏在节目中表示:“大理市的发展特别是核心区,必须实行减量,只减不增。”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洱海、保护环境。

“目前,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如期完工;‘三线’划定1806户生态搬迁户全部完成拆迁;关停和搬迁规模化养殖场15户;实施生态种植6.2万亩,消减大蒜种植面积2.51万亩,严控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有机肥1.5万吨。2018年,洱海水质全年稳定保持Ⅲ类、7个月达Ⅱ类,全湖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节目中提到的这组数据,集中反映了洱海保护治理的力度和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节目最后的“半小时观察”一针见血地指出,“洱海的环境承载量是有限的。只有在今天当机立断,遏制住环境下滑的势头,才能保住未来的绿水蓝天。留住绿水青山,就是留住一个值得期待的明天。” 本报综合整理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