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2月14
星期四 第1293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市市场监管局发挥主力军作用构建消费满意环境 我市切实为优抚安置对象排忧解难 图片新闻 市妇联领导班子召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 文化需要被传承和保护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文化需要被传承和保护

□ 作者 周博南 2019 年 02 月 14 日 星期四 阅读:26

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文化是人类族群的一切社会现象与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文化需要被传承和保护。这首先因为传承和保护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内涵,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华民族从文化万象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在促进形成向上、向善、向好的社会氛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二,传承和保护文化可有效提升经济价值,以文化为依托的产业,如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艺术活动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其三,传承和保护文化可以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提升社会价值,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但不可否认的是,传承和保护文化的道路漫长且极其艰难。现今,文化或多或少遭受到了破坏甚至歪曲,其首要原因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从沿海到内陆,城市不断完善规划,经历“旧城改造”,地域文化不同程度遭到了破坏,同时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经济开发切断了一大批文化行业人的生路,随着这些人的转产转业,很多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随之消失了。其次,因为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着一向以建构儒家君子秩序、社会伦理和谐为要务的“东方社会”,各地狠抓经济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但社会道德水平却跟不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再者,是由于文化旅游业的“畸形”发展。纵观文化旅游观光业,很多景点只经过简单的“外包装”即可获取丰厚的利润,而景点的维护和修缮大多由政府“买单”,低廉的成本再加上不用对历史景点负责,以盈利为“天职”的企业往往不在乎对文化遗迹的保护,只关心如何通过“炒作”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四是一些城市在市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中,很少有专门涉及文化产业的内容,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五是缺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氛围,多数地区建立了与文化保护相关的职能部门,但较少涉及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更谈不上文化的普及与参与,缺少像文化专题论坛、文化课堂、文化遗产宣传之类的活动,缺乏宣传文化的平台和载体,公众缺乏对文化的心理认同,意识不到文化的附加价值,无从参与、热情不高。

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保证有的放矢、专款专用,坚持建立稳定的文化投入机制,建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合理开发利用机制。二是加快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全面普查,建立文化资源库,“摸清家底”,登记造册,打好基础。四是防止文化碎片式地保护性撕裂,尊重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类的生活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它要采取动态、生活化、开放式的传承和保护方式,营造稳定的传承保护环境。五是建立文化教育体系,通过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干部教育、上岗培训等方式引导公众传承和保护好文化,让对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逐步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同时鼓励文化企业、民营企业、非营利性民办机构,如文化类基金会、社团等民间力量,进入文化传承和保护领域,通过各种措施充分调动民间艺人和相关组织的积极性。六是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建立良性文化旅游机制,把保护文化和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用文化旅游发展带动文化传承和保护,实现文化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互通共荣。七是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启动文化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建立专门的文化研究机构,为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扩大文化研究队伍,从而推动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八是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避免重复研究的投入,降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磨损和消耗,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文化。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