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南大理洱海视察,殷切叮嘱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四年来,大理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强化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历史担当,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启动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等一系列攻坚战和持久战,探索出了“全域治理,系统修复,综合整治,绿色发展,全民参与”的洱海保护治理新模式,有效推动了洱海保护治理的深入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初,光明日报调研组走进大理洱海之滨,就当地干部群众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做法进行了调研。
“我是党小组长,是村里第一个在‘三线’划定中带头拆除靠近洱海商铺的。保护洱海是大家的事,我们支持。”2019年1月16日上午,沐浴着冬日暖阳,在大理洱海之滨古生村,白族妇女李延芬带着调研组察看了她家刚拆除不久的商铺旧址,在湖边,她指着阳光下银光闪闪的洱海说:“你看,水很清吧!”
站在岸边远眺,静卧在苍山脚下的洱海,在阳光的映照下,万顷碧波,湖光山色,风情万种。微风吹过,波澜不惊的湖面,氤氲缭绕似仙境,鸥鸟戏水舞蹁跹,一派“笙歌缭绕轻烟里,疑是蓬莱梦中行”的人间美景。
洱海古称“叶榆泽”,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境内,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湖泊面积252.91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蓄水量27.94亿立方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条,全长23千米。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洱海,这个被大理人民引以为豪的“母亲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不断出现“生产生活对湖体过渡侵蚀”“流域污染日益加重”“污染负荷不断增加”“蓝藻大面积暴发和聚集”……洱海的美丽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进入本世纪以后,大理州、市历届党委、政府一直在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保护治理,然而,由于保护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超出想象,洱海保护治理始终难如人愿,形势仍然严峻。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理洱海视察。总书记对洱海的未来留下了美好期许,殷殷嘱托重如千钧。大理的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探索出了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工程治湖、全民治湖和网格化管理的“四治一网”治理之路,启动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等一系列攻坚战和持久战。经过近4年的保护治理,生态环境部公布显示2018年洱海水质为优,创纪录地有7个月达到Ⅱ类水质,大理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1.“七大行动”奏响洱海保护治理强音
1月18日下午,大理市正阳社区,一场由大理州委宣传部主办的“讲个洱海故事给您听”主题宣讲活动正在进行中。几位亲身参与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的环保职工、警官、记者、乡镇干部等,绘声绘色地向现场的各界干部群众讲述一个个保护洱海的感人故事。
2017年年初,面对洱海保护治理的严峻形势,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好洱海流域水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打响了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力争从根本上治理洱海水污染、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
随后,大理州迅速启动了以洱海流域“两违”整治行动、村镇“两污”治理行动、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流域综合执法监管行动及全民保护洱海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州级和大理市、洱源县分别成立了“七大行动”指挥部,并选派16支“七大行动”工作队进驻洱海流域各乡镇开展工作。
——围绕前三年完成洱海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80%投资任务的目标,全面加快推进流域截污治污、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流域生态建设、水资源统筹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流域监管保障六大工程48个项目的建设工作。采取签订《政治责任状》《承诺书》、“百日攻坚”等措施,倒排工期、倒逼责任、挂图作战,2018年6月30日,洱海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如期实现闭合。累计完成投资57.3亿元,构建了由10个污水处理厂、34座村落污水处理设施、2263.69公里管网、7.35万座农村化粪池、314个库塘、2.39万亩湿地有机组成,覆盖流域12个镇(办事处)、431个自然村(含2个安置片区)的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循环利用。
——围绕节水治水和生态修复,投资5012万元实施海西高效节水减排项目,2018年完成节水减排面积约3.25万亩,全年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0%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新增河道断面水质监测点141个,建成入湖河道自动监测站31座,临时封堵入河入湖口178个,有效防止沟渠水、农灌水直接入湖;加快推进统筹供水工程,7座自来水厂开始试供水;开展非煤矿山(区)地质灾害治理、植被恢复工作,实施凤尾箐等14个矿点(区)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普和箐第三期修复;全面加快推进海东面山绿化工程,绿化造林1.47万亩,退耕还林0.39万亩。
——围绕面源污染减量,编制了《大理市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2018-2025年)》,全力推进“三禁四推”工作。2018年投资1316.87万元,回收蒜种5995.45吨,大蒜种植面积从2.91万亩压缩到0.49万亩。印发《大理市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实施方案(2018-2020年)》,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2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0.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7个、绿色食品9个,涉农中国驰名商标6个;关停、搬迁了规模化畜禽禁养区内43户规模化养殖场。
——围绕流域“两违”整治,持续整治违章建筑、违规经营,下发《关于立即停止全市洱海流域农村个人建房的紧急通知》,叫停全市洱海流域范围内所有农村个人建房,按“一户一档”要求进行全面排查,分类梳理。“七大行动”实施以来,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283户、面积11.84万平方米。制定出台《大理市乡村民宿客栈管理办法(试行)》《大理市餐饮业管理办法(试行)》,对2017年全面叫停核心区内的1900户餐饮客栈进行复核,达到复业要求的有序开展恢复营业。目前,已恢复营业1202户。
——围绕村镇“两污”治理,出台《大理市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办法》《大理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项目运营实施方案》等制度,持续开展洱海流域“三清洁”活动,收集清运生活垃圾33.37万吨、建筑垃圾9061吨,清理河道淤泥杂物3.3万吨;建成总长16.4公里的大理至下关污水应急管道,继续实施分散式农村污水收集大行动,累计清运污水58.75万立方米。
2.生态搬迁筑起洱海休养生息的生命线
双廊,位于大理市的东北端、洱海的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被称为“苍海风光第一镇”。近年来由于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管理与环保工作滞后,当地一些客栈与餐厅经营者私搭乱建、随意向洱海排污现象一度愈演愈烈,成为洱海保护治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16日下午,调研组乘车沿着洱海环湖公路,来到双廊。经过近两年的全面停业整治,双廊如今已经大变样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道路、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齐全,管理更加规范,环境更加整洁优美的新双廊。双廊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国东介绍,目前排污达标、合法合规的381家客栈、餐饮经营户恢复了经营,占了此前停业整顿的61%。
为了进一步加强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空间管控,恢复自然生态岸线,构建连续完整的湖滨生态屏障,给洱海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进入2018年后,大理市在继续强力推进“七大行动”,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项目的同时,各级各部门全面启动了“三线”划定生态搬迁工作。
这一工作涉及全市沿湖8个镇、24个村委会、1806户。生态搬迁户数多、面积大,户主、业主成分复杂,各种利益纠葛盘绕。“这么多的数量,这么复杂的情况,这么短的时间完成拆迁任务,能行吗?”多数干部群众都发出了疑问。
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大理市各级党委政府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担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主动迎难而上。
据大理市“三线”划定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目标任务确定后,大理市一方面就依法向社会公布“三线”划定方案,制定下发生态搬迁补偿指导意见、工程农用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等配套文件,另一方面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市“四班子”分管负责同志、“两区一委”主要负责同志和30家市级部门、9个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三线”划定项目工程指挥部,并在各镇成立镇指挥部,同时还派出7名处级领导干部为组长和28名科级干部组成的7个驻镇工作组,包镇督促、指导各项工作推进。
与此同时,为确保维护群众利益,切实解决好拆迁户的过渡期安置问题,在大部分搬迁户已通过投亲靠友方式解决的基础上,大理市及时安排周转房132套,建成活动板房30套、仓库68间2040平方米,解决了群众拆迁后临时没有住房等问题。此外,还多渠道筹集资金30.57亿元,加快以自愿腾退方式推进生态搬迁目标实现。通过一年多的艰苦细致工作,截至去年12月30日,大理市1806户、64.85万平方米生态搬迁安置户全部如期完成拆迁工作。
3.全民参与共同守望一泓清水
“世人都夸大理美,美就美在洱海水。保护洱海责任大,要从我做起……洱海水清大理兴,水泛银波柳成荫,鱼儿成群鸟儿唱,如人间仙境。”在大理市海东镇,白族大本曲理论宣讲团成员、“海东腔”传人李丽和同伴们,在一个白族四合院里演唱着《保护洱海从我做起》。2018年起,他们在全市已经演出近60场,以乡情、乡音、乡愁感动人,群众听得格外入心。
如今在大理州、大理市,最深入人心的一句口号就是:保护洱海,人人有责。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是大理保护洱海的宝贵经验。
早在1988年3月,大理州人大通过的《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中第四条明确规定:洱海保护管理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永续利用和全民参与的原则。从2014年开始,大理州开始制作中小学洱海保护知识专题片,向全州中小学校发放,在每年3月、9月举行洱海保护开学第一课活动,深入扎实开展以“听一堂环保讲座、发一份倡议书信、写一篇主题征文、开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知识竞赛”为主要内容的洱海保护知识宣传教育“五进工程”。
围绕洱海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七大行动”计划目标,从州到市(县),无论是机关,还是乡镇、村组,或是社区、企业、学校,人人参与、全民治湖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从洱海周边餐饮客栈自行停业,流域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搬迁,土地流转,地下井封堵,控制农田面源污染,到众多农村家家户户化粪池建设等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族各界都在用实际行动保护洱海这个“母亲湖”。
在城镇社区、古生村、双廊,调研组遇到了基层干部、垃圾收集员、滩地管理员、拆迁户和客栈、餐馆老板,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他们都表达了对保护治理洱海的支持。从机关到学校,从村镇到企业,从干部到群众,从大人到小孩,奋勇争先。大理各族人民怀着对洱海的深厚感情,勇于担当,将洱海保护融入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这也体现出了大理人对“母亲湖”的一往情深。为了守护自己的“母亲湖”,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大理人把对洱海的呵护,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自觉的行为。
湾桥镇古生村76岁的老党员杨练说:“当好洱海保护‘宣传员’是分内事。”每天在古生村老年协会,杨练都会向村内老年人宣传保护洱海的意义、政策和效果。“老年人回到家中,多多少少能把党的政策和环保知识讲给他们的子孙,也能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洱海更清。”杨练说。李想是银桥镇磻溪完小的一名小学生,今年12岁的她也是一名“洱海卫士”。她每周在学校都要上一门名为《洱海保护》的课程,每个月都会去洱海边参与分类捡拾垃圾的社会实践。
全民保护洱海的行动,还有效引导了社会各界客观理性认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洱海流域各族群众、餐饮客栈业主积极响应,顾全大局,不惜牺牲个人与局部利益,主动停业治污,主动拆迁搬迁。
大理人在与洱海相处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了主人翁的姿态。大家积极行动、全力配合,坚决支持参与开展洱海保护治理,把保护洱海当作分内事、当作自己的义务自觉履行,让“我不上谁上、我不护谁护”成为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人人争当保护洱海的宣传者、监督者、实践者。
4.关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思考
洱海保护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调研中发现,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
环境承载力有限,水环境压力巨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洱海流域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旅游业持续升温,给洱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比如,30年前,大理市城市建成区面积仅为7.46平方公里,而现在达57平方公里。按照有关专家科学计算,洱海流域最大的承载人口不能超过50万人,但目前已经接近86万人,加上在册的6万多流动人口,实际上已经达到92万人的承载。
流域生态退化,生态修复能力减弱。洱海保护治理取得的初步成效具有阶段性、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洱海水环境的稳定向好确非一日之功。洱海湖滨带宽度较窄,外围缺乏缓冲带,对流域入湖污染、特别是环湖农田面源污染截留净化能力不足,发生蓝藻的风险较高。
项目资金缺口大,资金筹措困难。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加上尚未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资金不足仍然是洱海保护治理的最大短板。“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洱海保护治理项目共187个,总投资403.77亿元。但州、市(县)财力有限,资金缺口较大,大部分需要通过贷款融资方式筹集,保续建、保新开工、保已建成设施运转等资金投入压力大,亟须国家和省里有关部门的扶持。
洱海既是大理人民的洱海,也是全国和世界的洱海。洱海保护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湖治湖”“就水治水”难以从源头上系统性地解决水质恶化及流域周边生态环境综合修复等系列问题。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思维,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从根源上破解治水难题。
必须坚持统筹资源、精准治理。以持续改善洱海水质为目标,认真实施《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和8个子专项规划,完善《洱海生态圈建设方案》,统筹各类资源,精准施策、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三水共治”,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
必须坚持用生态保护倒逼发展转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倒逼下的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依托当地优美自然风光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业等产业, 贯彻“招商引资、环保先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原则,严格环保“一票否决制”。重点在调整洱海流域经济结构、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上下功夫,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上下功夫,让广大群众共享保护成果,进一步激发保护积极性。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铁腕治理。针对保护治理中决策、执行、监管的责任,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强队伍、抓作风、严纪律、明责任、促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任维东 杨文广 何显耀)
(转载自1月25日《光明日报》)
大理市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整治“三年行动”2016年任务分解表
——见第4版
7℃~17℃
欢迎广大博友关注大理时讯新浪微博
有新闻线索请@大理时讯
DALISHIXUN
2019年1月 日 星期二
农历戊戌年 十二月二十四
29
小雨
中共大理市委主办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第1286期
编辑/陈曙娟
微信扫一扫
了解更多资讯
Email:dlsxtg@163.com
传真电话:2121743
新闻热线:2121743
13987250936
2
DALI SHIXUN
综合新闻
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编辑/罗绍亮
新闻热线:2121743 13987250936 Email:dlsxtg@163.com
大理市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整治“三年行动”2016年任务分解表
——见第4版
欢迎广大博友关注大理时讯新浪微博
有新闻线索请@大理时讯
DALISHIXUN
2018年6月 日 星期二
农历戊戌年 五月初六
19
16℃~22℃
中雨
中共大理市委主办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第1136期
编辑/陈曙娟
微信扫一扫
了解更多资讯
Email:dlsxtg@163.com
传真电话:2121743
新闻热线:2121743
13987250936
中共大理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举行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高志宏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市委书记高志宏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杜淑敢总结2018年经济工作,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就《中共大理市委关于深化全市党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大理市机构改革方案(报审稿)》《大理市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有关情况作说明;专题报告了市委常委会2018年抓党的建设工作情况;审议通过了免去部分中国共产党大理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职务的决定、递补中国共产党大理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的决定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抢抓机遇,提振信心,团结敬业,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二、三版中缝)
安全与遵章同在 事故与违规相随
(一、四版中缝)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