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1月15
星期二 第1276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母亲的腊八蒜 奇遇可爱的金毛狗 冬 韵 招  租  公  告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母亲的腊八蒜

□ 作者 雨 凡 2019 年 01 月 15 日 星期二 阅读:18

在家乡,腊八节的习俗除了熬腊八粥,便是腌腊八蒜了。酸辣醇香味道鲜美的腊八蒜是一道风味独特的传统调料,也是乡间小吃中对时令要求比较苛刻的一种。腊八蒜,顾名思义就是在腊八这天腌制,因这个季节正值数九寒冬,气温较低,天越冷,腌制出来的腊八蒜就越绿越脆,还不容易腐烂变质,早了或者晚了口味都不地道。腌制腊八蒜大约需要二十几天的光景,蒜瓣在密封严实的陶罐里经受醋的充分浸泡,一直到除夕夜才能启封食用。腌好的腊八蒜,绿莹莹的,青鲜鲜的,看上去心里就很舒服。就着蒸馍或者稀面条佐餐,腊八蒜口感极好,辣中带着酸,酸中透着甜,很能勾起食欲,让人胃口大开。

在童年的记忆中,母亲腌制腊八蒜通常是在腊八的晚上,等鸡进笼猪入圈,一切都收拾停当了,就开始张罗着腌蒜了。腌制腊八蒜的器具是颇为讲究的,那时候没有玻璃器皿,农家腌制咸菜清一色都用小嘴大肚的酱色陶罐,密封性好,容量大。不过,陶罐里必须刷洗干净,绝对不能有一丁点油星,否则腌制过程中蒜瓣就会霉烂。醋是腌制腊八蒜必不可少的作料,当时老家走街串巷拉着醋坛子游乡的卖醋人,卖的多是老陈醋和米醋,庄稼人囊中羞涩,手里没有现钱,多是采取用粮食换醋的买卖方式。母亲对醋的选择也很是用心,每年腌制腊八蒜无一例外都是用米醋,米醋色泽清淡,腌制出来的腊八蒜鲜亮如初,通体碧绿,酸辣可口,清香发脆,保证了腊八蒜纯正独特的自然风味。封坛也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如果密封不严就会前功尽弃。那时候没有塑料布,心灵手巧的母亲就用玉米胞衣将罐口层层包住,用麻绳一圈一圈扎紧,外面再糊上一层厚厚的泥巴,然后往墙角处一搁,就万事大吉了。

母亲嘱咐我们说,腊八蒜必须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能打开吃。大年三十晚上,母亲一脸虔诚地打开了腌制腊八蒜的陶罐,顿时一股清香宜人沁人心脾的味道在屋里弥漫开来,辣中有香,香中有酸,酸中有辣,那醉人的香味氤氲在空气里,让人情不自禁直流口水。再看那捞出来装进碟里的蒜瓣,个个通体翠绿,晶莹剔透,白中带绿,绿中吐翠,如同翡翠碧玉一般。吃上一口,味道更是独特鲜美,蒜的辛辣醋的酸香彼此交融,相互渗透,蒜中有醋的甘酸,醋中有蒜的香辣。除夕夜里,在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中,一家老小围炉而坐,端着粗瓷大碗,吃着香气诱人的饺子,就着鲜美可口的腊八蒜,谈论着家长里短,憧憬着美好未来,沉醉在祥和平实的快乐和其乐融融的温馨之中。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我外出求学,成家立业,经历了人间百事,尝遍了酸甜苦辣。岁月不饶人,一晃母亲进入了老年,就连我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年近不惑。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年迈的母亲始终没有改变腌制腊八蒜的习惯,年年岁岁,大年夜看着母亲忙着下饺子的身影,吃着老人家腌制的腊八蒜,我心里总是油然生出一股暖意。许多年过去了,母亲腌制的腊八蒜依然酸辣清脆,成为我佐餐就饭的最爱,特别是就着喷香的卤面条或者美味的饺子吃,不仅可以缓解了生蒜的辛辣,刺激食欲,还可解腻祛腥,胜似人间美味。

如今想来,母亲腌制的腊八蒜之所以口味独特,百吃不厌,时时萦绕在我的人生记忆中,让我难以释怀,割舍不下,主要还是源于腊八蒜里面浸泡着浓浓的母爱,凝聚着醇厚的亲情。无论岁月如何变幻,不管离开故乡多久,腊八蒜里传递着刻骨铭心的亲情讯息,镌刻着欲说还休的人生况味,流年里的那份温情那缕鲜香不会被时光湮没,将一直陪伴在我和家人身边,挥之不散,历久弥新。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