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11月9
星期五 第1233期

大理时讯时政要闻 我市实施教育扶贫助力贫困家庭“拔穷根” 云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五督导组下沉大理市开展督导工作 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效显著

第1版:时政要闻 PDF原版PDF下载

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效显著

2018 年 11 月 09 日 星期五 阅读: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实施“文教兴市”战略,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改革发展,文化惠民事业迈入新时代实现跨越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建设工作,持续增加经费投入,配齐配强文化机构和文化人才,为全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市、镇、村“三馆一站一室一院一屋”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共建成111个村级文化室、3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53个农家书屋。开展涉及文化类培训258期,培训文艺骨干17600余人次。2010年,大理市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大理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1年,大理文化馆、下关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文化艺术演出活动精彩纷呈。为培养文艺人才、促进精品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市启动实施“银河工程”文艺赛演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25届。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举办的“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惠民30余万人,配合省文化厅完成云南省“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送戏行”惠民演出活动,文化演出惠民14万余人。充分发挥各乡镇文化站的作用,积极推动乡镇、农村广场文艺演出,全市11个乡镇组织开展以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惠民演出、民族节庆演出等为主的520余场次文艺演出,惠民观众达12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市有“大本曲”演唱队、“洞经古乐”演奏队、“绕三灵”表演队、白族民间歌舞表演队等各类基层业余文艺队伍1500多支。

民族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崇圣寺三塔文化景区年经济收入突破1亿元,“蒋公祠”作为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达100余万人次。2014年,大理周城璞真综艺染坊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称号。成功举办三月街民族节、洱海“开海节”、国际摄影节、大理国际影会、大理国际茶花兰花博览会等节庆文化活动。同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和净化文化市场,抓好洱海保护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整治。大力开展“护苗”“固边”“清网”等专项“扫黄打非”活动,集中公开销毁非法盗版书刊20000册、盗版及非法音像制品22000碟、非法电子游戏机电脑板30个、非法电子游戏机15台,收缴非法出版物176136盘(册)。目前,全市有各类文化经营户461户。

文博非遗保护传承扎实有效。目前,我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7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3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2项。市博物馆藏品涵盖了大理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珍贵文物遗存1万余件。此外还建有占地面积2650平方米的碑林,收藏大理国至民国的675通碑刻,是独具特色的研究大理历史文化的石质资料库。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1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5项,州级16项,市级23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2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15人,州级21人,市级64人。

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效显著。1998年大理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2011年,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表彰为全国文博系统先进单位;2013年12月,大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获云南省文化厅授予“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先进单位称号;2018年5月,大理市非遗所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张 光 杨可珠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