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11月1
星期四 第1227期

大理时讯时政要闻 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惠民利民 我市召开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暨悬挂光荣牌工作会议 图片新闻 我市加强水资源保护共建人水和谐幸福家园 市委办开展“读书日”活动

第1版:时政要闻 PDF原版PDF下载

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惠民利民

2018 年 11 月 01 日 星期四 阅读:30

从最初看病依赖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到使用螺旋C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精确诊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医疗卫生计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我市一所权威的综合医院,建院初期,医院住院大楼简陋、医疗设备不足,许多患者病情无法确诊。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桂益回忆道:“原来我们对很多常规病例也只能是通过经验和直观的表象来进行分析诊断和治疗,由于设备、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疑难复杂疾病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很多大理市的病人只能送往上级医院。”

经过多年发展,市一医院不断改造提升门诊大楼、住院大楼硬件设施,不断引进新型诊疗设备,医疗水平显著提升,绝大多数病症都能在本院得到有效医治。 “由于我们胸外科胸腔镜的发展、泌尿外科腔镜的发展、神经介入,还有大血管的刺下植入等,原来比如需要急诊转到昆明去的一些病人,现在绝大多数可以在本地把问题处理了。”市一医院胸心外科主治医师储生雷告诉记者。

在市一医院放射科各间诊室里,一台台崭新、先进的仪器正在稳定运转,患者通过高精尖的设备检查、治疗病情,不仅确诊率高,而且患者无需承受过多痛苦。市一医院医学装备部主任李冬说:“从以前的开放性手术就是要切开的一些手术,到现在我们更多地引进一些微创、腔镜,很大程度减轻了病人术后的痛苦和术中的负担。”

在以往,到消化内科诊治的患者谈“胃镜”色变,近年来,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患者做内镜检查轻松了许多。 “以前检查的镜子可能有指头粗的一根从嘴巴进去,很难受、很痛苦,后来发展到了进鼻的一些很细的胃镜,再到现在的无痛胃镜、胶囊胃镜,极大地减少了病人在接受检查时的痛苦。” 李冬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40年来,市一医院“软件”和“硬件”同步提升,很多医学装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由原来的双排CT到六排双螺旋CT,再到64排128层螺旋CT,以及消化内镜、关节镜、椎间骨镜等诊疗仪器的发展,提高了诊断的速度和诊断的准确性,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信号,从检查到术中、术后,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 李俊波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