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乡镇机关上班的朋友对我说,“现在的乡镇业务繁杂,忙碌异常,但回顾总结来看,大部分是在完成上级布置的规定任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谋划有哪些工作可以创新。”完成规定动作是保证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但在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面对乡村振兴的迫切要求,基层工作如果一味“见招拆招”,对于问题矛盾不主动出击,对于发展机遇不奋勇争先,必然错失许多发展机遇。因此,在基层干事创业,要多调研、多思索、多些“自选动作”,下好建设发展“先手棋”。
基层工作之所以“自选动作”少,客观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所面临的任务量大,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又有限,且乡镇处于直接与群众接触交流的一线,许多干部被工作“赶着走”,很难有时间思考提升,在实现自我突破上力不从心。主观上,一些乡镇干部在基层工作多年,知识体系老化,思想观念逐渐陈旧,干事创业的能力减弱,在创新发展的素质上存在短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自选动作”的完成。
破解这一难题,还需多方发力。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把该担当的责任担起来,给基层“减负”,为基层营造出宽松的干事氛围,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创新,思考发展。考核督查体系应该适时调整,将基层特色工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提高基层对创新发展的重视,强健乡村振兴的“内核动力”,让基层由内而外强起来。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干部培训教育体系,让学习成为基层干部的常态,使其掌握促进基层发展的政策和理论知识,同时促进干部合理流动,实现人岗匹配、人事匹配,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