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10月15
星期一 第1214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以心为灯 做生命的守护使 大理经开区召开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推进会 图片新闻 扎根山村小学 用心呵护学生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扎根山村小学 用心呵护学生

——记上关镇大把关完小省级优秀乡村教师杨鸿璋

2018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一 阅读:37

他从教27年,默默无闻扎根山村小学,抛洒青春汗水,照亮孩子们实现人生梦想的道路;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为山区教育事业发展倾注心血,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就是上关镇大把关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班主任、学校事务长杨鸿璋。在9月9日举行的云南省庆祝教师节暨优秀乡村教师奖励活动中,杨鸿璋作为2018年度云南省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获得表彰奖励。

“杨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他1991年从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以来,一直在这所学校从教,已经27年了。他曾经担任过学校的领导,每一年都担任班主任,还独当一面建设了大把关完小下属的大把关校点。”杨鸿璋的学生、大把关完小校长杨嘉昱对自己的老师赞不绝口,“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们、为学校、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杨鸿璋出生在上关镇大把关村,在他14岁的时候右手不幸被机器夹伤,失去了四个手指头。他坚持用一个小指头练习写钢笔字,用左手写粉笔字。初中毕业,他考取了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1991年7月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分回地处贫困山区的家乡,立志为山区教育事业奋斗。初为人师,杨鸿璋就担任大把关完小六年级寄宿制班的语文、数学教师和班主任,还兼任学校的总务工作。为了抓好教学,他与学生同吃同住,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并做好课后辅导,使学校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风貌为之一新。

1994年9月,杨鸿璋服从学校安排到大把关校点任教,并全面负责校点建设。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杨鸿璋记忆犹新:“当时的校点只有两间教室和一间简陋的办公室,没有门窗,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我和学生经常一边上课一边劳动,一锄一锄地挖,一筐一筐地端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终于挖平了教室外面的小山包。村民看到了都很感动,都来投工投劳,支持我们建校。经过努力,终于建成了像样的学校,我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进行教学了。”

参加工作以来,杨鸿璋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不断告诫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逐渐从一个青涩的教学新手成长为学校骨干。如今,杨鸿璋在抓好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的同时,还全面负责学校师生的营养午餐。每周两次到十多公里外的集市去采购,再入库、出库……为了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他竭尽心力。杨嘉昱告诉记者:“杨老师是我们学校乃至我们山区教育的一面旗帜。这些年来,新来的老师正是以杨老师为标杆,努力工作,才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质量在年年攀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7年里,杨鸿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看着那些当年懵懂无知的孩子,如今成长为公务员、工程师、校长……杨鸿璋很欣慰。在他看来,他只是做了一个教师该做的事,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呵护他们,仅此而已。而对于自己获得的荣誉,杨鸿璋也淡然面对,他表示会继续坚守山村,更加努力地为山区培养优秀人才。

记者 自 然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