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9月6
星期四 第1193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全市地震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班举办 古城派出所积极为港澳台同胞办理居住证 我市西部志愿者招募工作圆满结束 图片新闻 市档案局举办消防知识培训 艰苦创业圆了安居梦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艰苦创业圆了安居梦

□ 作者 段士业 2018 年 09 月 06 日 星期四 阅读:46

艰苦,是先辈们不可避免的社会环境。我们这代人艰苦努力的40年,是改革开放伟大政策带来的辉煌40年,是国力、家力、人力充分发挥的40年,更是人民获得从未有的幸福感、满足感的40年。

我家是普通的上关镇农村家庭,回想40年改革开放历程,让人难忘的是改革开放惠民政策的实施,使我实现了住有所居、颐养天年。40年前,我家三代十口人原住有三间茅屋一间阁楼。1983年,我有4个小孩,都挤在一间屋子居住,在外教书的我周末回家,只能将2个小孩寄宿到别人家里。当时,住有所居的希望不可能指望年迈的父母和未成年的两个弟弟。当时,在小学担任教师的我每月工资47.5元,住房不足严重困扰着我们一家。爱人从事农业生产,入不敷出,困苦可想而知。

乘着改革开放东风,我决心省吃俭用,树立艰苦奋斗精神,每月到信用社储蓄5元钱。当时,5元钱能买到一根梁头或两根椽子,大工匠日工资也只1.5—2元。经过近十年储蓄,在亲朋好友支持下,我家于1988年建起了五间土木结构瓦房,还没来得及装修就入住,初步解决了住有所居问题。在修建住房的过程中,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并教导下辈务必感恩。有一天,我爱人说明天菜钱都没有了,经过仔细琢磨,我骑上自行车赶回学校,准备向同事暂借点钱。路上巧遇在腾龙小学任教的杨姓同学返家,不耻在路上闲谈开口。好心的杨老师也坦诚地说:“我刚好领了工资,家中暂不急用,你先拿去30元吧。”杨老师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紧接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越来越深入贯彻,家里分到了2.48亩责任田,同时,家里赊了邻居一头母猪,舅子家又低价赊给我家一头小母牛。于是,我家就在宽敞的庭院内做起粉丝加工,循环发展家庭副业。一年一点装饰装修房屋,终于,全家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间。

家庭安居了,全家人便一心一意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日子一年好胜一年。不过,知艰识苦的家庭成员艰苦努力传统仍然没有丢。2000年,在乡镇企业务工多年的大儿子夫妇批了一块宅基地,建起了五间两层钢混结构别墅;2007年,二儿子中专毕业在昆明、下关务工7年,找了下关姑娘成家,共同建起了五间五层钢混结构房;2015年,我家的住房已成危房,又新建了三间两层钢混住房。另外,两个女儿先后出嫁在农村,凭着艰苦创业精神,也先后于2011年、2012年分别新建了钢混结构新式房。至此,我们全家实现了安居乐业,过上了小康生活。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