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8月2
星期四 第1167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我市召开公共场所禁烟控烟工作推进会 下关镇总工会举办农民工引导性培训班 图片新闻 大理民革对苍山溪流治理保护落实情况有关提案进行现场调研 革故鼎新 化民成俗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革故鼎新 化民成俗

固有的民俗习惯和新的风尚始终如流淌的河水一般滔滔向前,正所谓堵则溃、疏则流

2018 年 08 月 02 日 星期四 阅读:27

新时代的乡村,应该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为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强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推动移风易俗。这一切,凸显了乡村民风民俗在新时代新乡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风民俗是历史的产物,物质生活的提升,也促进新民俗的出现。此时,固有的民俗习惯和新的风尚之间如何融合,就是值得关注和处理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固有的民俗习惯和新的风尚始终如流淌的河水一般滔滔向前,正所谓堵则溃、疏则流,基层工作者应该履行“化民成俗”的社会责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做好引导。

笔者作为一个农村基层工作者,对于农村的风俗习惯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的。记得小时候,做客是最开心的事,每次也就是到老年活动中心早上吃饵丝,中午吃生皮,晚上吃八大碗,大人们喝酒聊天,小孩们吃喝嬉闹,做一次客也不过是挂几十元钱的礼金。所谓的大场面只有婚丧嫁娶才能见到,买车、满月、建新房、祝寿等庆贺活动是去本主庙办十来桌席,不用挂礼,只需带上一桶油、一件饮料,就能够有一次亲朋聚会的机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客慢慢地变成一种非常讲排场的功利活动,虽然亲朋还是希望有这么一次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机会,可是挂礼的负担越来越重,办“大场面”的机会越来越多,村民们可谓“谈客色变”,一听见要去哪家做客就摇头。当一种风俗变成了负担,就需要作改变了。

农村的社会结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农民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相对“熟悉”的社会群落,在这样的社会群落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活动,因“熟悉”而成为“习俗”。这些“习俗”因熟悉和信任而不需要以契约来固化,于是形成了所谓的礼俗社会。这样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孕育出各个阶段既相同又相异的乡村独有礼俗制度。为了确保社会健康发展,每个时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移风易俗,其目的在于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改变不合适的旧有风俗习惯,形成当时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方式。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尤其如此。当今时代的移风易俗,很大程度上主要致力于改善、祛除传统礼俗中的弊病与陋习,养成和树立时代新风俗新风尚。在这方面,古人的智慧是很有借鉴性的。《荀子·乐论》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句话可以看出,荀子的观念是通过乐曲陶冶情操的作用,使民心向善,深深地感动人,使社会风气和习俗得以改变。因此,礼乐兼用,才能使社会安定。这里的礼乐,可以看成是一种宣传的手段。荀子没有用强制性手段,而是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手段,通过“礼乐”这个载体,使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进而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改变,最终使民族性格、社会风气受到影响。乡土文化是中国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文化形式,而精神文明建设最基本的一个范围也是在基层这片土地上,如何有效开展好潜移默化的移风易俗,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火车往哪儿跑,全看火车头”。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应该在移风易俗中起带头作用,这个带头作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在婚丧嫁娶中不办“大排场”,不挂“大红包”。作为基层工作者,在群众面前,你的一件“小事”也是一次“指导”,是一种导向。倡导和树立新时代的新风俗,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在一次次潜移默化中,不断进行呈现示范、引导推广。同时,应该积极学习移风易俗较好的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独有的文化特色进行移植,让村民切实认识到移风易俗对于农村发展的好处。

农村社会运行的过程,就是农村群众更好生活的梦想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应该把倡导时代新风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作为自己的使命。每一次文化的转变都是一次历史的延续,而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延续的历史中,我们正在改变历史、创造历史,这个历史不仅是个人的延续,也是代际之间的延续,这个延续更需要在改变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超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