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7月12
星期四 第1152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2018年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启动 市法院集中兑付2千余万元执行款 图片新闻 洱海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简介 凤仪镇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促和谐 警惕街边免费抽奖外衣下的团伙抢劫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洱海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简介

2018 年 07 月 12 日 星期四 阅读:42

二、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的重要意义

1、实施“三线”划定是洱海保护治理迫切的现实需要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是大理人民的集中饮用水源地,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是城市近郊湖泊。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治理好洱海水环境”的重要部署,大理州、市党委、政府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全面开展洱海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等工作。

长期以来,洱海周边湖滨湿地受到不同程度侵占,人进湖退、田进湖退,一些湖湾和滩涂被蚕食,部分湖岸房屋、客栈、餐饮密集,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墙阻断了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对洱海湖滨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活污水直接入湖,对湖泊水质与水生态形成污染威胁和隐患。

目前,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拳措施,初步遏制了洱海水质下降的趋势,湖内水生态有了积极的变化。但洱海湖滨生态系统仍然没有明显的恢复和改善,湖滨生态退化趋势仍在加剧,主要水质指标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实现洱海健康水生态任重道远。

从目前情况看,高强度人为活动对湖泊尤其湖滨区影响日益加剧,湖滨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失衡,群落结构简单化,湖泊生态退化,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湖滨区域生态缓冲功能减退。近年监测数据表明,洱海仍存在由于富营养化造成的水质恶化、藻华爆发的潜在风险。洱海保护治理必须减排和增容双管齐下,减排就是加快建设完善的截污治污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入湖污染负荷;增容就是恢复被侵占的湖滨带,建设生态湿地,固本培元,逐步形成湖泊健康的水生态系统。在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基本形成的背景下,加强流域空间管控,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布局,实施湖滨生态恢复、建设环湖生态屏障迫在眉睫。         (待续)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