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共同提升”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大理镇南五里桥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湾桥镇古生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大理镇龙下登村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市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成效显著。
提高城乡规划水平。按照“全域覆盖、共建共享”的思路,巩固“多规合一”成果,通过规划引导、约束和规范,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建立城市基础信息平台,有效推进各类规划落地与实施。全面启动远景空间发展规划和“城市双修”规划编制,完成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318个自然村村庄规划修编。
强力提升城市形象。坚持以规划统揽全局,以规划指导建设。提升和改造泰安路中段、文化路中段、洱河北路、苍山路等11条市政道路,建成2个立体停车场、1个地下停车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51辆,启动环洱海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完成以洱海公园、西洱河两岸为主的市政夜景灯光工程,实施一批重要节点绿化美化工程。建成城市综合管廊7.23公里,新建和改建城市公厕134座,全面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大力开展“脏乱差”专项整治和“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城市老旧住宅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海东新区直饮水中心处理厂、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总部等39个项目投入使用。建成海绵城市4.55平方公里、截污治污管网53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93平方公里,山地新城规模初现。
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指导、全面推开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扎实稳步推进改善农村面貌行动。着力完善镇(乡)、村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城乡统筹供水工程,建成银桥镇、喜洲镇等7个自来水厂。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组组通”,建成大松坪线、东沙坪线等农村公路302公里。以“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为要求,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市级示范村1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7个。
全面推进“五网”建设。按照“全市一盘棋”的发展要求,高标准规划、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推进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和大临、大瑞铁路建设,启动火车站站前广场、东站货运站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楚大高速扩容(试验段)和大永高速建设及大南、大漾云高速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大理机场应急扩容建设,并开通温州、兰州等4条新直飞航线。推广使用天然气,敷设燃气管道363.1公里,覆盖居民2万余户。完成16个互联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自然村通光缆率达85%、4G信号覆盖率达95%。
左兴亮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