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记者在海东镇塔村临时活动安置点看到,一排排白色的活动安置房已经建好,施工机械轰鸣、工人忙碌,正在紧张地平整土地、铺设水泥路面、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洱海生态环境保护腾退搬迁户临时过渡居住。
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涉及海东镇600多亩。海东镇此次“三线”划定工作涉及南村、向阳、金梭岛3个村委会、128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州市党委、政府关于洱海保护治理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洱海保护治理,落实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工作,稳步推进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海东镇党委、政府对“三线”划定生态搬迁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组,细化目标任务和责任时限;广泛宣传动员,分6个工作组对涉及的农户宣传讲解政策标准,登记信息资料,建立档案,听取和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动员宣传,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工程建设和生态搬迁工作。
为解决好腾退搬迁户的临时过渡安置问题,海东镇投资300多万元,在塔村新建了一个临时过渡小区,对搬迁户的安置问题进行解决,让部分没有住房的搬迁户在新房建好之前临时居住。塔村临时过渡小区第一期于6月15日开工建设,总面积3500平方米,可以解决30户农户的临时过渡问题,平均每户106平米。过渡小区位于进村路边,交通便利,宽敞平整,实施完通水通电、公共浴室、厕所、安保设施等配套设施工作后,即可投入使用和居住。
截止7月1日,海东镇入户工作已全部结束,正在有序展开评估鉴定、签订协议等各项工作。目前,已完成评估115户,签协议48户,实施拆除5户,其中3户正在拆,2户已拆完,搬入过渡安置房14户,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下一步,海东镇将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坚持决策民主、补偿公平、结果公开等原则,继续深入农户进行广泛动员,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农户积极和党委、政府签订协议,顺利地完成好搬迁任务。同时,稳步推进对200多亩安置用地征地工作,切实解决安置用地“三通一平” 及房屋评估鉴定等工作,使广大群众能够及早地进入安置区居住,扎实推进“三线”划定工作。
记者 王淑云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